返回171、褴褛从头越  做个武侠梦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洪熙官朝他摇了摇手指,一脸的失望:“取而代之、转移注意力懂不懂,让她们的心神转到一个让你没那么难受的事情上面来,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总好过你现在被动地疲于应付。”

苗显一听小眼睛就瞪大了:“怎么说?能不能具体一点?”

洪熙官啧啧嘴:“还怎么具体,这不是现成的嘛,过来时你不是帮文定捉了只大猫了嘛,你这样,把我懂的和你懂的野外生存经验编成一个手册,总结如何利用功夫在野外生存,绝对有搞头,这件事不是很有趣味么?红豆那样的小姑娘最喜欢这等事,搞这个她就不会为难你了。”

苗显如获至宝,掉头就跑,连洪熙官想吩咐些注意事项都没机会。

洪熙官也没有意料到,他的这个嗖主意放出了几头洪水猛兽,过不了多久,苗显和红豆就为洪文定捉了只四川花熊回来,云霄一地变成了野兽乐园。

不提苗显他们开始搞野外训练,洪熙官这边紧赶慢赶,终于还是在陈近南来到之前烧出了一套骨瓷。

比不上杭州城弄的那么精良,但已经可以让人看到希望,作为一个后世的党,洪熙官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有了这套骨瓷,再当着陈近南的面做出一套来,那么海贸就打开了,也算是古代版的一套路演上市闯天下。

可以开门迎客了,不过在此之前,还得把红花亭搭好。

时节刚刚好是桃李纷芳的时候,深山里的气候偏冷,花开得慢了些,正好大量的桃李吐蕾争艳,。

红花亭却还是没有,那就把它搭建起来。

来不及弄出水泥了,就用木材吧,常换常新,只是尽量将洪熙官嘴里的红花缤纷,众贤群集的样子还原出来就好。

红花亭建好的第二天,陈近南便于烂漫翠红间来了。

不难找,现在到了云霄,只要说高溪庙,当地人都有口皆碑。

高溪庙给当地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而僧侣本身就代表着慈善,在动荡连绵的岁月里,云霄人已经很久没有得到这种心灵的慰籍了。

这也是洪熙官刻意要营造出来的氛围,久而久之,云霄就会跟高溪庙连成一体,这才是根据地鱼水情该有的样。

陈近南还未到寺中就体会到了这一点,也让他对此行有了不一样的期待。

没让他失望,看着红花亭外迎出来的数人,陈近南也感受到了与台湾不一样的朝气,是蒸蒸向上的。

同样蒸蒸向上的还有冒着清香的“黄观音”,洪熙官伸手作请,陈近南客随主便,浅嘬一口,回味无穷:“好茶,清气扑鼻,茶香悠远,是极品。”

陈近南本就是个知书达礼的雅人,洪熙官以产自云霄的冻顶野茶相待,正是搔中了痒处。

也别小看这些冻顶野茶,后世著名的台湾冻顶乌龙就出于它们。

乌龙茶,便产自云霄的乌龙山脉,而不是附会的武夷山。

云霄是漳州文化的发源地,而漳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端,同个文化圈的台湾当然有着一样的品味。

云霄的乌龙野茶,直到后世,在开发前也只是用来做“茶味精”为武夷岩茶提香,可见其茶香之馥。

一开始,洪熙官还想用茶叶做做文章,但奈何茶叶产业发展太慢,产量也受限,而且远洋海贸掣肘颇多,怕潮怕坏,远不如骨瓷来得本小利厚,所以洪熙官也只能割爱了。

品过了一盏迎客茶,陈近南精神为之一振,洪熙官知道是时候进入正题了,他一上来就拿出了杀手锏。

当那尊观音像放到桌上时,陈近南还以为是一尊玉制的观音像,直到他用手触摸,凑近了仔细观瞧,才明白这是一尊瓷像。

既然是瓷像,那就意味着可以大量生产,陈近南眼放光芒,看向洪熙官。

后者知道这事成了,洪熙官悠然点头:“是祖传的手艺,此物以陈军师看来可否广发海外,作为抗清之财源?”

陈近南没有答,而是反问:“有多少?”

洪熙官露出苦笑:“暂时只有这么一尊,陈军师在云霄多呆此时日,我当着陈军师的面亲手烧制一些出来,没有办法,诸般草创筚路蓝缕,让陈军师见笑了。”

陈近南却不以为忤:“无妨,只要掌握了技术和材质,我等得起,它足可撑起一支无敌之师。”

整天呆在台湾勾心斗角陈近南活得也累,先是一盏清茶,然后是一尊举世无匹的观音,最后是实情相告,陈近南心中感念满满。

这才是一心抗清该有的样子,君子之行,独挽天倾。

本来陈近南还以为南少林以亡国皇室的名义硬剃自己的头,没想到对方却另辟蹊径,使得他耳目一新。

与这样的人合作,陈近南的信心被提了起来。

还有,朱红枚这时才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木闸子,轻轻地放在了陈近南面前。

打开一看,是几颗药香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