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在王府眷属的央求下尝过一品鲜的东西了,他也觉得跟李师傅的手艺不相上下。
师父带着徒弟,李千坤手下也一大票子人要谋生,所以不仅仅是同行,徒弟们也想师父出面让一品鲜消停些,厨子何必为难厨子。
可李千坤让人一打听也觉得没法下手。
主要是短短的时间内,一品鲜就成了气候,裹挟起了一大票人。
原材料断供?那可是真金白银啊,别人为凭啥听你的,一品鲜不压价,就是弄出了个很新鲜的投标。
把材料分等,评出好坏,再跟价码一起算,得分最高者得标,也不独食,前三名都有机会,量不同,且旬月一回,原材料的供应商没法形成合力。
卖场禁入?问题是人家也不到茶馆戏院这些地方做生意,就是一个大子的街头行市,总不成堵门不让人家上街吧?
巘戅云轩阁戅。而且一品鲜还拉拢了一帮家境贫寒或残或弱的百姓,断这些人的生计,不但李千坤不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骂名。
至于撺掇伙计罢工跳槽,那更是想都别想,主力是店主的河南老乡,就算是到京城后雇佣的也是良家贫户,再说人家开的工钱也不低。
听说一品鲜还搞了个加盟制,过段时间还会开放分店,经过审核考察后合格者,可以由一品鲜提供技术和原料器械,只需要出钱就可以搭上这艘快船了。
打听了一圈,李千坤也棘手,别说打压了,给一品鲜这么干下去,这些食肆的地盘都快没了。
难不成真的下黑手?李千坤看着一品鲜装包子的纸袋上印着的那个秃瓢老头号盘算不定,这老头也蛮和蔼的嘛。
李千坤也不是冒坏水的那号人,更何况手下也敲边鼓打听得很详细,人家一品鲜的品性没得挑。
不能坐以待毙,李千坤决定撂下面子,看看大家能不能坐下直接谈。
他一招手,叫过了跑腿的弟子:“把我的拜贴给一品鲜的东家送去,邀他明日午时得胜楼一晤,明天在得胜楼替我摆一桌,看看大家能不能商量个两不相害的办法来。”
次日李千坤起了个大早,带着八个卦字的嫡传弟子到了得胜楼。
可杨露禅比他来得还早,就只有陈玉娘跟着他赴宴,还带了一大篮包子,见人就奉上一个:“尝尝俺家包子,真心实意。”
&21434&21437&32&20113&36713&38401&32&121&117&110&120&117&97&110&103&101&46&111&114&103&32&21434&21437&12290李千坤的弟子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就没见过这么自来熟的人。
杨露禅却继续有礼有节,他给李千坤面子,做足了晚辈礼,打着拱手鞠了躬:“李师傅可不容易见,关卡重重啊,今日终于得面真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