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丽江,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这座近二十年来享誉全球的旅游城市,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卓越的文化遗产。境内的大小风景名胜共有一百余处,不费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恐怕是没办法游览个遍。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前者是纳西族心目中的神山,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雪山”;后者是中国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曾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
丽江古城位于城区内的大妍镇,为了区别于不远处的束河古镇,又被当地人称作大研古城。丽江城区怀抱里的古城,像是一个宠溺的孩子,被这座城市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却又时时不忘反哺着这座城市。在古城强而有力的旅游号召力下,丽江的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道都与游客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联系。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单单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还肩负着维护丽江旅游名片的责任。
汽车离开大丽高速以后,便穿越城区直奔古城的方向而去。城区的街道不似大都市般宽阔,但好在两旁的房屋并不高大,让它不至于显得捉襟见肘。马路上行驶的多是外地牌照的汽车,同我们一样,它们大都是去往古城的方向。
与其说丽江古城是一个风靡全国的旅游目的地,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度假休闲的好去处。这里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一间间古朴的民族院落,真正难得的是它所演绎的另外一种人生。各具风格的餐厅、茶馆、酒吧、客栈、商店,每一家店铺都在劝慰你停下脚步,享受这里轻慢的生活节奏。若是想深入感受古城的脉搏与心跳,务必要精心选上一家客栈住上一晚。
我们预定的客栈位于古城东门的文明巷,白菜看中了这家客栈顶楼带有宽敞露台的客房,在那里能够看到古城的夜景和远方的山峰。通往客栈的不知名小路蜿蜒曲折,早已超出了导航的覆盖范围,若不是客栈老板悉心引路,怕是还要多花上几十分钟才能顺利入住。
客栈与停车场之间隔了一条岸上砌着石板的水渠。水渠不足一米宽,渠底长满了葱绿的水草。听人说,古城主街傍水,小巷临渠,是货真价实的高原水乡,这不过是它走街串巷水系中的一个旁支。渠内潺潺的流水来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清澈见底,惹得一簇簇水草情不自禁地跟着它的步伐舞动修长的秀发。
跨过水渠来到客栈,工作人员娴熟地将我们的行李提至房间,客栈老板则拿出早已备好的茶水和鲜花饼,热情招待一家人。客栈的庭院里留有一汪水池,池中养了几叶水莲与两只乌龟,给院子添上了几分生机。我向老板讨了一把龟食,交给兴致盎然的玉米去给乌龟喂食。随后,我们在房中坐了一阵,待到雨歇了,便动身去往古城。
由于古城并无城墙与城门,因此很难分辨古城的明确边界所在。我们所在的文明巷客栈遍布,建筑形态亦与古城内部无异,早已与古城连成一片。沿小巷行走不过百步,一家人就来到了古城之内。巷道的路面是由当地产出的红色角砾岩铺设而成,这种石材质地粗糙、色泽艳丽,与其他古城常用的青石比起来,显得别具一格。
街巷两侧的院落里藏匿着不少餐厅与客栈,为了博得游人的注意,店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来装点院子。带有喷泉的照壁、铺有青石的草坪、造型奇特的多肉、错落有致的花草,一座座院子被硬生生改造成了艺术品,令人沉迷拍照,不忍亵玩。的确,在这样一处皆是过客的地方,不多花费些心思,极难成功吸引到日益挑剔的游客。
沿着五一街一路深入,古城逐渐变得热闹起来。鳞次栉比的店铺花样众多,银器、玉石、木雕、骨雕、花艺、乐坊、餐厅、茶饮、糕点、茶叶、药材、饰品、卡片、收藏……凡是古城该有的生意,在这里只多不少。
其中最常见到的,算是制售鲜花饼的店铺。在四季花开的云南,人们以鲜花入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鲜花饼便是其中一个典型。透着淡香的表皮层层酥脆,里面包裹着由砂糖和鲜花精心酿制的馅料,轻轻咬下一口,唇齿留香,如今已是当地最受欢迎的特产之一。
五一街的终点是四方街,这里是整座丽江古城的中心所在,也是历史上滇西最繁华的贸易中心之一。作为昔日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四方街交通便利,通过交错的街巷能够抵达古城的每一寸角落。这里被一条小河半环绕起来,河中设有人工控制的水闸。当年每至傍晚收市时,周围的人们会关闭河中水闸,河水水位由于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而上涨,最后漫过整片街道,再顺着四周的暗渠排出。这便是四方街“清水洗街”的传统。
离开四方街后,我们漫无目的地走了一阵,寻到一间别致的餐厅歇息用餐。这家餐厅用粗木在空中搭建了一条长廊,廊上整齐地摆了一排实木餐桌,那里便是餐厅别出心裁的用餐区域。空中木廊固定在几株巨树树干之上,每一步都摆上了精致的陶制花盆,盆里的鲜花开得正艳,显得极有情调。
餐厅深受游客青睐,我们来的时候就只剩下角落里的座位,其余都已被他人早早预定。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