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丝绸之路  西行两万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直延伸到远处祁连山脚下。山顶若隐若现的积雪早已化作冰川,将山脊侵蚀出一道道锐利的刀锋,看起来神圣庄严。

百无聊赖地透过车窗向外看去,公路旁遍布着废弃的围墙和房屋,显得颇为破败。仔细一瞧,戈壁深处竟刮起了一股龙卷风,将飘荡的白云与沉睡的大地连接在一起。迷路了的狂风在原地愤怒地四处打转,裹挟起戈壁上的沙尘拔地而起,伴随着汽车的行进愈窜愈高,看样子是打算跟身后的高山争个高低。这便是旅行的魅力,未知的途中充满了意外和惊喜,总会让人猝不及防。

本以为能够在高速公路上远远看到嘉峪关雄伟的城楼,可行至嘉峪关地界时,汽车北面的视线却被一棵棵乔木遮得密不透风。柳暗花明,上天亲手掩上了公路北面的门,却为我们打开了南面的窗子。从右侧车窗向外望去,戈壁上的万里黄沙尽收眼底,一条漫长的土坯高墙毫无征兆地出现在视野中。

此处是明长城的遗址,也是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向东一直绵延到渤海之滨的山海关。近十米高的恢弘城墙孤独地屹立在大漠中数百年,虽已经年累月被风霜摧残成一截截断壁残垣,却仍让我看得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息。

从地图上看,嘉峪关与酒泉两个地级城市之间,竟只有不过十余公里的距离。这让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我们微微诧异,毕竟前脚刚刚踏入嘉峪关境内,后脚就收到了来自酒泉的亲切问候。

酒泉自汉代起便是丝路重镇,位列河西四郡之一,“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给了这座城市一个别样诗意的名字。隋唐时期,酒泉更名为肃州,这也是甘肃这个“肃”字的由来。时至今日,酒泉更多以“现代航天摇篮”的身份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中,祖国的第一枚地地导弹与人造卫星都是在此成功发射。它是我们旅途中经过的第一座航天城。

连霍高速穿过酒泉以后变得繁忙起来,一家人继续往东马不停蹄,在拥挤的车流中穿梭前行。田野与荒原开始交替出现在公路两侧,一会儿是旖旎的田园风光,一会儿是粗犷的大漠景象,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直到汽车驶入高台境内,车窗外的景色不再反复,我们终于抵达河西走廊上最大的一片绿洲。

肃北荒漠里的绿洲往往集中在河流附近。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的黑河流域,便是倚靠在巴丹吉林沙漠外围的一条弯月形绿洲,一路绿到上游的张掖。合黎山与龙首山连成一片,构成了绿洲北部的天然屏障。这道屏障不仅挡住了沙漠奔袭而下,还联同南面的祁连山合围出一条巨大的山谷。谷内地势平坦,独特的地形留住了季风带来的大量水汽,给躺在山谷里的绿洲带来了丰沛的降雨。

汽车沿着公路逐渐深入绿洲腹地,在下午四点左右抵达“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张掖。这里的另外一个名字叫作甘州,因城内遍布的泉水清冽甘甜而得名,甘肃的“甘”字便是取自此处。居延古道与丝绸之路在张掖交汇,成就了它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西北其他的关隘要塞都无法与之媲美。此外,张掖还拥有整个西北最为丰富的地貌类型,雪山、峡谷、草甸、绿水、湿地、沙漠于境内交融在一起。上苍一定是特别宠爱这座西部小城,才会把她能够给予的倾囊相授。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