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七月一日,西南联大建筑设计委员会和工程处在昆明城内外及其临近各县多处踏勘之后,经yn省教育厅出面协调,以昆明县政府为中介,在昆明城外西北城郊三分寺附近的浙江享堂购置校址地基一百二十四亩四分五厘,用来修建新校舍。
浙江享堂南近昆明北城墙,北接小虹山山麓一片低缓的山坡。原来是浙江同乡会用以停放棺木进行祭奠择期下葬之所,数十米外的山坡上就是大片坟地,有不少的坟头和碑石,但坟主的后代大都已经式微或他徙了。
购置土地之前,西南联大去函昆明政府,拟定地价上中、中上则每亩给国币一百九十元,中下、下下则每亩给价国币一百七十元,坟墓每塚发给迁移费国币三元,坟地照上上地给价,地价和坟墓迁移费用共国币二万四千五百三十一元二角玖分正。
然而第一次交易却因为地主临时加价未能成交,新校舍建设长黄钰生将该情况报备常委会,最终商定每亩在地价之外,加上青苗费国币拾元整,而联大为了体恤农民,每亩额外又加了国币十元作为津贴,终于顺利买下了这块校址地基。
虽然买地是在一九三八年八月,然而早在四月,联大便已确定聘请中国营造学社昆明工作站的梁思成先生担任联大新校舍的设计工程师,负责联大新校舍设计事宜,并拟定新校舍的初期建筑经费为国币二十万元。
梁思成欣然接下了联大新校舍的设计工作,并很快绘将校舍的设计草图绘制完毕。房屋设计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正式楼房,联大各院系办公室、课室、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一应俱全,呈现出一流的现代化大学的样貌。随后新校舍建筑设计委员会针对梁思成先生的校舍设计草案展开了集体讨论,理学院代表却出乎意料地提出了强烈的批评意见,认为这一设计没有考虑到理科各实验室的规范和要求,主张重新设计。最终校当局不得不顺从“民意”,决定修改设计方案。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时间一拖再拖,经过这一周折,导致新校舍的设计工作延迟了几个月,联大因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一九三八年八月中旬,联大开始了新校舍建造招标事宜,然而校方始料未及的是,在从四月到八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昆明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最终的开标结果令人咋舌,仅男生宿舍的部分便需要国币十六万元。施工方还警告道,如果继续延搁而不立即开工,以如此凶猛的通胀速度,再过几个月恐怕连男生宿舍都盖不起了。
新校舍的开工迫在眉睫,联大校方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了梁思成再三修改的设计方案,选择建造临时的平房校舍,由此也就中断了跟中国营造学社的合作事宜。联大随后去信道谢,并送酬金国币三千元。虽然之后联大没有跟中国营造学社继续合作,但仍聘请梁思成、林徽因二位先生个人为新校舍的工程顾问。
一九三八年九月,联大新校舍第一期工程开工,基本于一九三九年三月完工,包括三十六所临时房舍,均采用简陋的土基墙和木板茅草顶,第二期工程于一九三九年三月开工,包括临时房舍五十所,以及图书馆、医院、食堂及其他房舍。二期工程中,学生宿舍为临时房舍规格,教室、办公室作为普通房舍均在屋顶覆盖进口铅铁皮,涂绿色油漆,而图书馆和医院则是唯一保留砖木结构的瓦房,覆盖青瓦顶,新校舍二期预计一九三九年七月竣工。
一九三九年三月,新校舍第二期工程已经备料开工,最初的工作是平整土地、修建围墙、打洋井。自新校舍第一期修建工程开始,联大有许多同学都去新校址看热闹,到第二期工程修建之时,大家早已见怪不怪,加之第二期工程平土时挖出很多墓碑,渐渐就生出许多闹鬼的传言来,去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眼看着新校舍的建造逐渐步入了正轨,联大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心情却十分复杂。他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想着若是新校舍能如期完工,联大校舍的压力将大大缓解,同时他却始终对梁思成、林徽因二位先生心怀歉疚。梅贻琦先生偶然间听闻二位先生准备搬到乡下去住的消息,得知他们要跟随中国营造学社把家搬到昆明东北郊距离昆明八公里的龙泉镇,便决定在他们搬家前去“止园”探望两人。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于一九三八年一月辗转到达昆明,二人住在城南巡津街九号的“止园”,户主是一位姓黄的空军军官,梁、林一家共使用这处住宅的三个房间。初到昆明,虽然二位先生表示愿意义务替政府或其他公共机关效力,可他们并不能接到太多建筑设计的工作,偶有帮昆明当地人设计私人住宅的请托,可往往所得颇为微薄。为了应对昆明高昂的房租,林徽因被迫重新开始了教书生涯,一星期爬四次山坡,从城南走到城北,到云大去教六点钟的补习英文,去赚取四十元的课时费。
其时昆明重要的市政工程建设主要垄断在少数的知名建筑公司和建筑事务所手中,而当时的建筑公司与营造厂则多达六十七家,可见竞争是多么激烈!在这种局面下,当四五月间梁思成和林徽因二位先生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