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朝堂之争  重生之王朝霸业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凉州城的战事,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梁卫军久攻不下,越来越疯狂。

李庭芳的大军,在这些时日里,死伤近一半。

随着梁卫军越来越疯狂的攻城举动,李庭芳的压力越来越大。

好在这个时候,李庭芳的援军到了。

李庭芳放弃了关外三郡,拱手把关外三郡,让给了楚国。

以青云关为界,这次李庭芳如约交出了关外三郡。

楚国答应借三万精兵,助李庭芳镇守凉州城。

楚国大军的加入,让大梁国的这场内乱,变成了众国之战。

西直郡城,丁一山等来了坏消息,一千人的大队精锐,全军覆没,一个活口也没有留下来。

丁一山大怒,人没救回来,还损失了一千精锐。

他后悔了,早知道在西直郡城的时候,就冒险硬抢。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丁一山甚至不知道,对方是谁,去了那里。

对方又是从哪里,出现一支能灭掉他一千精锐大队的军队。

堂妹如何了?

这也是丁一山最担心的,他有心派遣大军去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大梁国的形式瞬息万变,由不得他浪费兵力,去做这些事。

只能先瞒着叔父了,希望对方不要伤害堂妹。

大梁国,梁都!

金銮殿上,小皇帝黄鑫坐于龙椅之上,他已经十二岁,有了几分帝王气势。

在这龙椅之上,他已经坐可七年,五岁之时,他就是皇帝。

他已经习惯了百官的跪拜,他甚至习惯了什么事都看向一边的帷幕。

那帷幕之后,是他那位母后。

今日的朝会,争吵声依旧很大,不过小皇帝已经习惯了看着这些人在他面前演戏。

兵部尚书独孤庆弹劾西卫军大将军杨昌弃城而逃。

这让朝中大吵起来,杨之旬眯着眼睛不说话,他也不用说话,下面自然有人会替他说话。

朝中左右两位丞相都不说话,放任百官为此争论不休。

正在百官为此争论不休的时候,有内侍太监走到小皇帝的身边,低声说可几句。

小皇帝终于开了口:“好了!”

他这一说话,百官都闭上了嘴,帝王一怒,血溅三尺。

他们这些朝臣,可不敢随意却招惹这位小皇帝。

万一他看你不顺眼,随便说了一句,拖出去砍了,那就真的会砍的。

“诸位,朕刚得到了消息,楚国发兵八万,已经占据了我西凉三郡。”

“楼兰发兵五万,袭扰我大梁国南境边界。”

“匈奴大汗,已下令个部族结合铁骑三十万,东进而来。”

“你们,还在为这点小事,争吵过不停。”

小皇帝的话,把下面的百官抖震慑住了。

楚国,楼兰,,都只是小国而已,不足为虑。

可是匈奴发兵三十万,和匈奴大战,已经停了三十年。

三十年前,大梁国第八任皇帝在和匈奴一战中,驾崩于东都。

大梁国在国仇之下,把匈奴赶回了草原深处。

没想到三十年后,匈奴再次卷土重来,而且还是三十万铁骑。

这?

不少人内心深处都明白,大梁国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是匈奴。

这个种族一直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三十年前被大梁国打怕了之后,安静了三十年。

谁知道三十年后的匈奴,有多强大。

当年的匈奴,十万铁骑,就能纵横中原,逼得大梁国的皇帝不得不御驾亲征。

大梁国虽也今非昔比,可面对三十万匈奴铁骑,依旧是没有半分底气。

与这件大事比起来,杨昌的事,确实只能算是小事。

百官们也从争吵变成了讨论。

匈奴才是大梁国最大的威胁。

这场讨论,持续到了几个时辰,最终在两个丞相,以及各部大员的一直同意下,颁发了几道圣旨。

一、吴王班师回朝,梁卫军二十万大军,开往东都。

二、派遣使臣,前往西凉,与楚国及叛军商议。

三、楼兰方向,大梁国准备以和亲的方式,打消楼兰大军进驻中原的想法。

这些决定下了之后,就等着各方做出反应。

但是不得不说,因为匈奴铁骑东进的事情,朝中难得达成了一致,各方势力都没有在为此设置阻碍。

匈奴铁骑太可怕了,如果不是大梁国的大军无法跨过茫茫草原,大梁国也不会允许这只可怕的老虎成长起来。

匈奴东进的消息传出之后,天下都是一片沉默。

汉人的江山,不管内乱到何种地步,也是不允许外族入侵的。

犯我汉族者,虽远必诛!

天下百姓对于三十年前那场国战,都还记忆尤新,那是大梁国历史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