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什么?
其实九十年代下海的人,大部分人不会这么问自己。
在这个消息闭塞,思维尚未完全开放的时代,敢于下海的人,最初大多具有盲目色彩。
在今天,就在蓝正考虑自己能做什么的这一刻,或许就有今后在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考虑要不要辞掉自己的工作,要不要放弃自己的学业,要不要离开家乡。
这些人是体制内的中高层领导,是学生,是农民或者被逼无奈的下岗工人,他们不会像蓝正一样考虑我能做什么,而是在考虑要不要下海经商,最终犹豫许久,终于决定了下海。
然而,也正是这些连下海之前,连自己下海后能做什么都没有考虑清楚的人,前赴后继,才缔造了后来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
这就是1992年的改革浪潮!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这一年,春风比往年来得更加猛烈,吹生了无数人对金钱的强烈欲望。
后来,王小波在97年发表的小说《万寿寺》结尾写道: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的走向庸俗。
再后来,到了千禧年,蓝正着手创业,他听过另一个说法,是出自一个商业前辈之口,他说: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臭茅坑,我们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了一个臭茅坑中,吃屎无可避免。
但,吃屎不是人的本能。
人的本能是喝奶吃饭,狗的本能才是吃屎。
生活在这个茅坑里,想要少吃两口屎,就要用尽一切办法往上爬,不计手段的踩着别人脑袋往上爬。
至于那些被踩下去的人,是否是本应该少吃两口,重要吗?
不重要,反正不是自己吃屎就好!”
蓝正一直认为这个说法前半段很现实,但后半段却有些偏激了,不能你有过糟心的经历,便把这个世界比喻为茅坑,为人处事不择手段。
做人······应该善良一些。
这是蓝正三十多岁后悟到的道理,所以后来蓝正的事业之路比之前更顺畅,而那位前辈却进去了。
而且其中有个说法也不准确,狗的本能不是吃屎,并且在十几年后,它们吃的东西或许比很多人吃的都高级。
·······
“正哥,你想什么呢,下班了,去食堂吃饭。”
听到蓝国庆过来喊吃饭,蓝正才回神来,不知不觉一下午已经过去了,到底做什么却还没有一点眉目。
老实说,心里很难受。
如同你看到地上都是钱,却没办法捡起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捡走的感觉,搁谁身上都难受。
有气无力地来到食堂,看见食堂外专门放搪瓷饭盆的架子,蓝正才想起自己的饭盒还在宿舍里没洗,又只好匆匆回了宿舍。
等他再到食堂,食堂里基本已经坐满了人,伙食很简单,就是一大盆米饭再配上一些青菜,这就是当下普通工人的一顿晚饭。
因为没有油水,再加上工作比较辛苦,即便是女孩子的饭量也极大,所以也就在这个时代能看见比脑袋都大的搪瓷饭盆了。
当然,像蓝正这样的领导阶层,会有一两道肉菜。
非常有特点,就突出了一个字,肥。
且不说蓝正早就被二十几年后高物质生活养刁了嘴,只说他现在的心情也吃不下,随意吃了两口,把饭盒推到了蓝国庆面前,“你吃不?”
“正哥,你不吃了?”
“没胃口。”
曾经二十岁的蓝正是文艺的、热血的、纯真的,追求的是诗和远方,钱算个屁。
现在的蓝正,虽然有着同样年纪的青春俊颜,但他早已在岁月变迁中,以及社会毒打和生活洗练中,变得不再那么热血纯真。
他现在不再向往诗和远方,他只想挣钱,挣很多的钱,过上自己满意的日子,可是挣钱的法子没想到,他哪有什么心情吃饭。
同宿舍的几个人在抢饭盒里的肉,蓝正顿时大喝一声,“你们小声点。”
蓝正突然发火,让抢肉的几人愣了一下,不禁转头看向了蓝正,只见他死死地盯着前方电视机屏幕。
此时,电视机里正在播放新闻,鹏城本地的新闻,新闻上提到的是8月份鹏城股市发行新股的消息。
八月鹏城发行新股,出售认购证是今年最后一次摇号,而且因为魔都股市开放后,股票节节上涨,加上报刊上的报道,到92年下半年,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买股票可以赚钱发财了。
所以,8月初鹏城股市将要发行新股的消息,通过鹏城本地人,或者通过银行报纸、电视新闻,迅速的传遍了全国各地。
因为一张身份证现在只能购买十张认购表,因此最近几天前就有数百万张身份证寄到了鹏城,成捆成箱,堆积成山,之后更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