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封条写着‘成造连珠炮火药’的字样,按照《工部火药须知》要求,颗粒应是黍米珠大小。陛下请看,前面的火药颗粒明显比黍米要大,后面的明显要小,显然不符合要求。”
朱由校点了点头,他对这个时代的火药了解的不多,但也知道火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火器的施放效果,不能忽视。
“此为其一,徐卿刚才说有两点不足,另一点不足在哪?”
“回陛下,另一处不足在于火药的配方不对。臣刚才抓起一把火药闻了闻,发现硝的用量明显不足,臣观戚少保所著《纪效新书》中火药配方需按硝一两,硫一钱四分,炭一钱八分,其中硝的用量最为关键,此桶火药中硝的用量不足会导致火药威力大减。”
“陛下,臣有一言要禀报。”这时身后又有一名大臣站出来,走到朱由校身前躬身说道。
“讲”
“陛下,徐大人所讲的火药配方出自《纪效新书》,但工部须知中所使用的配方并不是依照此书定的,况且每种火药的配方皆有不同,徐大人不能将《纪效新书》上所载的配方搬到工部来。我大明自立国以来最重火器,火药配方也屡屡改进,各种兵书中记载的配方都大不相同,工部也制定了一套配方,用于不同种类的火药。因此臣以为此桶火药完全依照工部须知所制,并无不妥。”工部右侍郎督理城守军器事务王维俭瞥了一眼徐光启后,辩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