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的地方与皇后好好聊聊。”
张嫣听到这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羞涩的回道:“陛下,那我们去游艺斋吧!”
说完抢先向坤宁宫后边走去。
坤宁宫后边有一处围廊,此围廊与御花园相连,名为“游艺斋”,是张嫣最喜欢的地方,她平日会在此处安静的读书、写字,远离后宫里的种种是非。
此处可以说是张嫣最放松,完全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穿过过道二人来到游艺斋,斋内东南角正对着御花园的地方摆放了一张紫檀木长桌,一条黄花梨木荷叶式六足香几。
紫檀木长桌造型简洁典雅,桌上放着一本书,一座青白釉双耳三足香炉,炉内还燃着檀香。
“原来皇后刚才是在此看书。”朱由校想起张嫣刚刚迎接自己时慌张的模样,原来是正在这个地方看书,想必她一个人看书的时候定是穿着随意,也不施粉黛,只是没想到自己会突然驾到,匆忙让女官更衣打扮,所以才花了那么久才来接驾。
“臣妾刚才正一个人在这看书,所以才接驾迟了。”张嫣见朱由校向书桌看去解释道。
“皇后看的什么书?”朱由校突然十分好奇张嫣正在看什么书。
走过去拿起书桌上的那本书翻过来,却是一本《资治通鉴》!
朱由校突然想起清代尤侗的一首诗来,里面开头第一段就是:“委鬼当头坐,茄花满地红。赵娆曹节私相通,老祖太太配公公”。
“委鬼”自然是指魏忠贤,而“茄花”指的是客氏,因“客”音读作“且”。很显然这一段讽刺的是客魏勾结,祸乱朝纲。
而这首诗最后一句也很精彩,说的是“满朝弹章君不见,中宫独看《赵高传》”!
最后一句诗自然说的是朱由校对于满朝文武弹劾客魏二人的奏章都视而不见,无奈之下皇后只有借着读《赵高传》来劝谏皇上。
据说当时朱由校的反应就是“嘿然”,不吭声!
想起这个典故,朱由校也“嘿然”一笑,默默的将手上的书放下。
“皇后要是位男子定是位诤臣!”
“不知陛下想跟臣妾说什么事?”张嫣将桌子上的书收起来,问道。
朱由校一拍脑门,差点把正事忘记了!
朱由校指着那条黄花梨木荷叶式六足香几对张嫣说道:“坐这,朕慢慢跟你说起!”
这游艺斋里就这么一条凳子,张嫣怎好自己独坐?
“陛下坐吧,臣妾站着听就是了。”
朱由校拉着张嫣的手将其轻轻按在凳子上,“坐下!这是旨意!”
看着皇上一副不容拒绝的样子,张嫣只好呆呆的坐下。
朱由校四处看了一眼,最后在长廊的栏杆上随意的坐了下来。
此处十分安静,四下无人,自然无人瞧见皇上这副随意的模样。
“朕接下来说的话,不许跟任何人提起,也不许胡思乱想!”朱由校装起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说道。
张嫣呆呆的点了下头!
“很好!很识趣,很配合!”朱由校看着张嫣呆呆的样子心里笑开了花。
“朕那天落水之后其实是真的死了!”朱由校接下来的第一句话就将张嫣着实吓了一跳。
“陛下,您在说什么?您现在不是好端端的站在臣妾面前吗?”短暂的惊吓过后,张嫣语气急促满脸的问号。
“不要急,听朕慢慢说。”朱由校伸出手轻轻的握住张嫣的纤纤玉手。
手心里竟然冒出冷汗,看来刚刚那句话着实将她吓得不轻。
朱由校决定不再吓她,语气转而温柔的说道:“那日朕落水之后很快就觉得呼吸不畅,眼前一片模糊,渐渐的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说到这里时朱由校感觉到张嫣的双手突然紧绷了起来,便轻轻的拍了拍,让她放松下来。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朕感到震惊,一道白光突然出现在眼前,刺的朕眼睛都睁不开,白光一闪而过,紧接着朕眼前出现一片幻境,幻境中朕孤身一身悬浮在万岁山上空,山上一声声凄厉的声音传来,朕努力向声音处飘去,看到一个太监正在一棵歪脖子树下痛哭,朕正疑惑不解时,却见那太监从地上捡起一条白绫挂到了树上,朕这时才看见原来树上还吊着一个人,那人身穿龙袍,以发遮脸,一阵风刮来,将那人的头发吹开,朕顿时吓得魂不附体,树上吊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朕!朕当时吓坏了,拼命的喊拼命的叫,但无论朕怎么喊都喊不出声来。等朕再次醒过来时已经在乾清宫里了。”
说这些话时朱由校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张嫣,见她从一开始的怀疑逐渐变得紧张直至最后仿佛整个人被雷击了一般。
“陛下,这个幻境到底是何意?”张嫣担心的问道。
“朕刚开始也不明白是何意,不过这些天下来好像渐渐明白了。朕连日来翻了不少奏疏,也召见了不少大臣,才知道国事竟然糜烂到如此不堪的地步,这幻境或许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