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计成  我给女王当赘婿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王比较健忘,他忘了当时与费国达成了协议,盐的价格要比往年贵一千文。虽然只涨价了半成,但是折算到现在的粮价,等于随国要多花两石粮食才能换回一石盐,而不是原本的一石。

如果粮价继续下跌......

而刘主薄这些大地主,已经把所有的钱用来买粮了。粮食都堆不下了,只好把家里所有的空地方都用来放粮食。

开始时,这些人看着满屋的粮食还喜滋滋的。结果,粮食不仅没涨价,反而越跌越便宜,很快又跌到四百五十文了。

这些粮食到底是哪里来的?

面对那些心腹之臣,费王笑道:“赵无命几十万两银子,不停的从其他郡国买粮然后亏本卖粮。府库以及诸位家里的存粮就有几千万石,还有东河郡也是如此。”

“随国也卖了不少粮食换取盐铁等物。”

“不仅如此,孤与东河郡郡守还从中都,易国等地借了几千万石,可以说,如今周边十多个郡国的粮食全部都在两郡。”

“赵无命说了,粮价甚至能跌到一百文以下。”

众人都听呆了,不可思议的问道:“这计策究竟是谁出的?”

虽然他们脑海中都出现了赵无命慵懒的样子,可是谁也不敢承认这是赵无命的计策。

“刘大人,怎么办啊!”这群地主一个个慌了神,粮价再这么跌下去,他们就要家破人亡了。

刘主薄也是果决之人:“卖!”

五百文买进,四百五十文卖出,也不过亏了一成,他们亏得起。

家里的余粮也卖,毕竟赵无命到时候卖粮给他们是要财物的,没有财务就要用土地家宅抵债,费王不可能偏袒他们。

又过了十多天,粮价果然跌到了一百文一石,但是没人买。

原因嘛,还是没钱!

愿意买粮的人家,家里所有的钱都用来买粮了。现在就算想买,也没钱买。

赵无命笑嘻嘻的买了三百万石粮,其实就是从费王手上买的。

又卖给了刘家等这几家大地主,一百文的价格买进,四百文卖出。赵无命的第一笔期货交易赚了多少?

整整九十万两!

在赵无命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时候,随王快疯了。

粮价只有一百文一石,随国囤积的大量粮食一下缩水了九成。

为什么不能跨过费国和东河郡卖?

对不起,两郡为了和随国的约定,已经禁止任何粮食运出去了。而且,运输难道不要成本的?

随国面临和广安郡相反的情况!广安郡做梦都想打通道路买粮食,随国做梦都想打通通道卖粮食。

可是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道路不通!

至于开战,若是有足够的资本开战,随国还会耍这些小手段吗?

不过,在广安郡不懈的坚持下,随国人都知道有个地方粮食价格很高——广安郡。

广安郡有随国人要的必须品,盐,铁,布匹等等。粮食价格奇高,两千文,是原来市价的两倍。

本来两倍之利而已,不值得冒险。毕竟随王派军队守着所有通道呢。

可是如今呢,不是两倍,是二十倍的差距啊。

资本论里的话我就不再说了,结果就是——

征西侯府。

“小姐,小姐,边境派人来了。说是有随国人来卖粮。”

玉明诗一脸欣喜的抬起头,毫无淑女风范的抓住侍女的肩膀:“真的吗?有多少人?”

她憔悴了许多,虽然赵无命跟她说计划已经开始,只要等待就可以了。可是毕竟这种事情她从来没听说过,太过匪夷所思了。

看着广安郡民吃树皮草根,杀战马耕牛,她常常半夜独自哭泣。

可是哭泣以后,她还是擦干眼泪,继续坚持!赵无命还在努力,人民也没有放弃,她就更没有资格放弃。

她甚至把自己的用餐改为两天一餐,侯府的用餐改为一天一餐。

如今终于看到希望,她怎么能不欣喜呢?

“人不多,好像只有不到一百人,都是自己挑着粮食翻山越岭来的。”

“没事,没事。无命说过,一开始肯定只有少数人来的,就像大坝决堤一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她完全没注意自己对赵无命的称呼已经变了。

她马不停蹄的快马朝两郡交界的地方跑去,不到一个时辰,就跑了八十里地。

见到商贸司里面的人头,以及那些粮食,她眉飞色舞的说道:“感谢随国的父老乡亲帮我们广安郡的忙,今天所有的粮食价格再翻一倍!”

所有随人都高兴的欢呼起来。

一开始,随国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翻山越岭,绕过关卡用粮食换盐铁。

哪怕是挑着一石的粮食走牲畜都走不了的山路,也阻挡不了随国人的热情。

一石粮食在广安可以换一斗盐,在费国呢?要二十石粮食才能换一斗!

不过慢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