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学小声的问道。
佟占国也没吭声,几个人又走出老远,期间也有两个人来到进前,一个说买照相机,一个说买古董,都被佟占国婉言拒绝,一直走出车站前的广场,前面出现警察在指挥交通,佟占国这才停了下来。
“向学,那帮人可别搭理,都是一帮骗子,而且他们都是团伙,一旦搭上话就出来一帮人,那时你要是不买,他们就强卖,万万不能招惹,记住了吗?”
“哦,好的好的,我记住了。”
刘向学还真不知道这种事情,毕竟他上次来天城还是五年前,那时这种“二道贩子”不多,如今这个时代赚钱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
合法赚钱当然没问题,国家也逐渐放宽个体户的准入,但同时也滋生一批非法勾当,这些勾当的背后是非法手段,甚至充满着暴力,强买强卖还是轻的,要是惹得对方不高兴,打你一顿也不稀奇。
当然,一般来说只要不搭理这些人,对方也不会主动惹事。
几个人开始找一百一十三路公交车,听名字就知道天城有多少路车了,在丰城最多的只是十三路车,沈城最多的也只有一百零几路车,天城的公交线路怕是得有一百五六十个。
再问了两个警察后,几个人终于找到了站点,又等了十几分钟,一辆二十多米长的公交车缓缓驶来,四毛钱一张票,比丰城贵了一倍,刘啸身高还不到一米五,免费乘车。
买了四张票上了车,车上人不多,开始时候很安静,不过很快售票员开始精彩的演讲。
“各位,我看你们中有不少人是第一次来天城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城。”
售票员开始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什么天城的历史,天城的人文,天城各个风景区等等,什么都知道,特别是他一嘴具有天城特点的口音非常好听,舌头一弹就跟炮弹一般吐出一串话,让你来不及反应。
刘向学认真的听着,趁着对方停下时插话道:“售票员同志,那你说外地人想要去溜达,到什么地方好呢?”
对方一听马上问道:“这位同志,听口音你是北方人呀!什么地方的?”
“哦,我是辽北省丰城人,丰城听过吗?”
“丰城?嗯,对了,好像那里有一座露天矿吧。”
“对对,我们丰城有一座全国最大的露天矿,这你也知道?”
“我当然知道了,我们天城是什么地方?那是天子脚下,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听过?”
天城的人都有喜欢聊天,俗称“侃大山”,侃起来就没完没了,这位售票员同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顺着刘向学的话题就开始介绍起天城的名胜古迹,什么长城、故宫,还有大栅栏、八条胡同等等,每个景点都说得详详细细,此刻的他已经变身导游。
从刘向学几个人上车,一直到下车,一共十六个站点,车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售票员硬是说了一个小时,刘啸听到耳朵都有点累,但对方依旧口若悬河,就这口才当乘务员实在是太屈才了。
下车时,售票员还不忘跟几个人告别:“祝各位在天城玩的愉快。”
“不愧是首都,儿子,看到了吗?连一位售票员都这么知识渊博,大学生就更别提了,你一定要考到这里来。”
刘向学不忘教育一下自己的儿子。
刘啸也没吭声,每一位首都人都拥有侃大山的传统技能,别说是每天接触无数人的售票员,就是胡同口买早点的小商贩,都能用一张嘴让你多吃两根油条。
此时是晚上七点多钟,丰城这个时间,街上已经很少有行人出现,大家不是坐在家里看电视,就是和亲戚朋友打扑克,反正没有几个人出门,路上漆黑一片。
沈城这个时间段也没什么人,不过私营饭店还在营业,喜欢喝酒的人邀上朋友喝上一杯,但超过八点也要关门了。
再看首都,此时街道两旁灯火通明,把大街照的如同白昼,路上车辆依旧很多,各种汽车就让刘向学目不暇接。
“那是什么车?这么大!”
“那个好像是岛国的车,我在沈城看过一次,好家伙,一连过去四五辆,都是外国车。”
刘啸看着大街上来往的车辆,心中感叹首都的确和其他城市不同,让刘向学惊叹的那些车都是进口车,什么岛国的“风田”,西德的“奔驰”,毛熊国的“拉达”等等,特别是西德的奔驰车,一辆恐怕得有一百多万。
这说明什么?说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已经出现了,还是百万富翁。
当然,在八十年代末,百万富翁还是很少很少,可能只有天城、沪市这种大城市才有。
他们这些人一是有眼界,能敏锐的发现巨大的商机,二是有胆量,敢下血本,三是有一定的背景,能够摆平普通人解决不了的麻烦。
比如同样贩卖计算器,普通人跑到南方买上几百上千个贩卖到北方就已经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