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啸在冰冷的水中洗了洗脸,几个冷颤后睡意全无。
“爸,我们走吧!”
两人出了屋,向马家堡菜市场走去。
积雪还很厚,脚踩上去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刘啸喜欢这种脚踏实地的声音,这半年真如同做梦一样,自己再次见到了父母,还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现在父亲再没有去南方捣腾服装的想法。
二十分钟后,两人来到了马家堡菜市场,此时天已经开始亮放。
气温非常低,恐怕有零下三十度,吐口吐沫都能摔碎,但菜市场已经没有空的摊位,今天是大年三十儿,谁都想多卖点年货,赚了钱能回家过个好年。
刚刚宰杀的猪牛羊必不可少,冻豆腐、粘豆包、鲢鱼、雪里红、咸菜疙瘩随处可见,还有卖挂历的。
完全手工制作鞋垫、棉鞋、棉手套也有很多。
刘向学带着儿子走进菜市场,有几个摊贩认识他,立刻就打着招呼。
“大哥来了,我这里有昨天刚宰的猪,来几斤吧!”
刘向学笑着说道:“等我溜达一圈再说!”
要买就买好的,差的不要,腰包里揣着一百多块钱,刘向学也有了底气。
刘啸很喜欢逛这种菜市场,只有在这里才能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特别是现在,更能闻到年的气味,不仅仅是气味,还有年的声音。
“来呀来呀,刚宰的猪,两块三一斤了,快来买呀!”
“猪血猪血,一块一一斤,灌血肠炖酸菜最好了!”
市场上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把年的声音喊了出来。
刘向学这次来主要是买猪肉和羊肉,猪肉用来包饺子,羊肉涮火锅,这是刘啸要吃,必须满足。
“来,把这半扇“后丘”给我幺一下!”
兜里有钱就是硬气,买肉都买半扇了。
“好嘞,大哥你真识货,这是昨天晚上刚宰的猪,新鲜着呢!”
商贩乐的合不拢嘴,用冻的都有些发紫的手把“后丘”拎起来挂在秤上。
“一共是十五斤五两,一斤是两块三毛五,一共是………。”
商贩的老婆在旁边拿出算盘开始“操作”。
“三十六块四毛二!”
刘啸随口说道。
“你怎么知道的?”
妇女询问。
旁边一个小贩笑了。
“他是刘啸,是丰城的天才,经常在马家堡卖菜的都认识,你是新来的,不知道吧?”
刘啸经常和父亲来买菜,一些常年在此做生意的都认识父子二人。
“刘啸?我没听过,我也不信他说的数。”
在钱方面,小贩可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
“噼里啪啦!”
妇女足足吧啦了半分钟,好几次都算错了,只能重新来,最后终于算了出来。
“三十六块四毛二,咦,还真是!”
“这不废话嘛,人家是天才,你这点数还算不准?就是你有几根头发都算得出来!”
认识刘啸父子的商贩得意的说到。
“哈哈,来,给你钱!”
刘向学早就准备好钱了。
商贩把肉用一根麻绳绑好递给刘向学,刘啸顺手接了过来。
“儿子,沉不沉?给爸吧!”
十五斤肉很重了,刘啸现在的体重也不过是六十多斤,当然,八岁小孩六十多斤已经壮了。
“没事,拿的动。”
“好,锻炼锻炼也好………对了,这柿饼子给我来三斤!”
刘向学对那个夸奖自己儿子的小贩很满意,对方卖的是柿饼子,于是决定照顾照顾他的生意。
“好嘞刘哥,三斤………高高的,一斤三毛二,三斤是………刘啸,三斤多少?”
对方还主动询问刘啸。
刘啸笑了笑说道:“爸,给一块钱吧。”
“行,一块钱,拿好了!”
刘向学递给对方一块钱,让他占了四分钱便宜。
“谢谢刘哥,谢了!”
对方接过钱连连点头鞠躬。
两人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又买了四斤羊肉、三斤地瓜,还有两斤韭菜。
“够了,儿子咱们回家了!”
刘啸拎着猪后丘,其他的刘向学拿着,半个小时后回到了家,此时已经快八点了,刘啸的额头热气腾腾,十五斤肉呀,对他来说够份量了。
“他爹,你怎么让儿子拿这么重的肉?还是亲爹吗?”
张文秀有些心疼。
“妈,我要锻炼锻炼,我已经是大人了,没事。”
“什么没事?你是小孩,你爸也是小孩?真是个傻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