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望江有感铸重剑  诸天仙武证道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猝遇强敌,以此保身,更积内力,再取敌命。”

孟良细细读过最后十六字,忽觉北冥神功与凌波微步配套,当真十分精妙。

打得过,便吸人内力。

打不过,便逃,过后再来吸他。

凌波微步以易经注明方位,孟良于此一窍不通,但眼下倒也不着急。

他身负过目不忘之能,半小时后,便将这套繁复的步法记在心中。

卷好卷轴,对着玉像拜了两拜,孟良又将其放回了远处,以待日后段公子来取。

“不知这位老兄看到蒲团已破,会不会以为我也磕了一千个头。”

起身后,见左侧有个洞门,孟良缓步走了进去,这里凿着四个大字。

“琅嬛福地。”

一排排的木制书架已空,就没什么看头了,但角落处放着几个烛台。

孟良摸出火折子,点亮烛台,寻到了一条往上去的阶梯,他顺石阶往上,一路上水声隆隆。

走了三百余阶,眼前忽然大亮。

走出山洞,一眼望去,只见怒涛汹涌,水流湍急,端得是一条大江。

这江水湍急异常,水中挟着树枝石块,转眼便流得不知去向。

“这定是澜沧江了,只是不知哪里可以渡江。”

孟良抬眼望去,忽远远地望见一座渡桥,他心中大喜,立时运气奔走。

真气流转,他越奔越快,不消片刻,便踏过江岸,寻到了上渡桥的小径。

沿着小径一路行去,走了约半个小时,到了铁索渡桥桥头,只见桥边石上刻着善人渡三个大字。

“善人渡,渡善人,名气取得好。”

心念及此,耳边再度响起叮地一声。

“善恶存乎一心。”

“江湖声望或恶名达到10000。”

“完成后可获得宝物一件(可选)。”

一万点,孟良心道这可不少,不知每做一件大事会有几点声望。

相对来说,恶名可能更容易达到,但于他来说,有些干不出来。

既然名字中带着一个良字,自然不能违背良心行事。

但话说回来,这恶名是由谁来评定呢。

心里想着,孟良踏上了桥板,几条铁索立即晃动起来。

他微微运气,步伐轻灵,铁索也稳当下来。

行到江心,往下一瞥,但见江水荡荡,激起无数泡沫,声若雷鸣,又如快马奔腾。

“寻常人掉下去,只怕性命难保。”

“我要是掉下去,使个千斤坠的功夫,能不能站得住脚呢。”

“若要与这洪力抗衡,非要是练到极强劲力不可。”

眼见水波滚滚,孟良想起一人一剑还有一雕,独孤求败能在山洪练剑,我亦可以走这一途。

须知内力一途,无论外功内功,均能使之长进。

“襄阳城外,荒谷之中,不知埋了重剑没有。”

“便是没有那一柄,我也可以打造一柄。”

定下主意,孟良步行走过了渡桥后,寻寻觅觅,找到了一座城镇。

他换了身行头,买了匹骏马,沿着官道一路北上。

身上盘缠不多了,便向官府或是富商大贾拿上一些,偶然见了贫苦百姓,也顺道劫富济贫。

一来二去,声望涨五点,又莫名其妙来五点恶名,当真奇奇怪怪。

到了襄阳之时,他才略微搞懂,自己学吕秀才拿......盘缠一事,在江湖也略有波澜,得了个大盗名声。

“评价在于众口一词,这可要惨。”

孟良到了襄阳,先遍走山岭,终在一处地方寻到了那奇怪的菩斯曲蛇,但这里果然没什么神雕重剑。

他也不气馁,来时路上,通过查询各地官府县志,得了些许消息。

重剑所用玄铁,乃是天降的陨铁,这种奇事大事,自然会记录在县志当中。

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凡有个消息,孟良便发动人力,帮他四处寻找。

到了此刻,手中也有个五六斤玄铁。

若只是求重,其实不用这玄铁也可以,但那样打造出来,就和关二爷所用青龙偃月刀一般,未免太过巨大。

不适合江湖中人使用。

菩斯曲蛇蛇胆有助长内力之妙用,孟良在襄阳处一边另寻其他玄铁消息,一般捕捉食用。

初始这东西腥臭无比,着实难以下咽,后来渐渐倒也能忍受了。

不过在一个半月后,孟良发现其效用大减,便不再服用,离开襄阳继续寻找。

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在又辛苦三月后,终于积攒到足够的玄铁。

孟良特意找到西北一位颇有名气的铁匠,请他打造这柄重剑,玄铁虽不是铸造材料中最为极品之物,但却是罕见之物。

因此,这位铁匠二话不说,起火开炉。

“这位兄弟,如此重的剑,若要开锋,当真不易,我想方得半年才能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