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某个人的性命,甚至数十人的性命。
蔡邕面色凝重,接过刘辩递过去的字条,上下观察。
很快,犹如灵光一现,蔡邕突然想到了什么。
“陛下,臣有一计。”
“快快请讲!”
刘辩很是激动,没想到蔡邕这么快就有答案了。
“这纸上笔迹一看就是有人代写,故意混淆,而且笔迹这种东西,可以模仿,栽赃陷害都有可能,因此难以作为证据。”
“然后呢?”
“但是有一样东西没办法作假的,就是这个字条的本身,也就是这张纸。”
“此话怎讲?”
蔡邕解释道:“这纸摸起来比较粗糙,应该比较廉价,洛阳有数十家这种造纸的商家,只需调查哪一家生产”,然后顺着查过去,方能真相大白!”
刘辩不禁拍案叫绝:“妙计!”
这蔡邕果然是个人才,难怪董卓强行拜他为祭酒,是个不可多得的谋士!
“蔡邕,朕封你为国子祭酒!”
“谢过陛下!”
刘辩看到蔡邕的面板上忠诚度直接涨了20点,变成了54。
这官职虽然以前与蔡邕从董卓那获得的官职差不多,但是现在是天子封官,自然不同。
并且官职不是最重要的,蔡邕更在意的是得到刘辩的关注和喜爱,如此方能立足。
刘辩立刻叫来刘洋,让他继续秘密追查此事。
作为宫中侍卫,刘洋得到的关注是最小的,因此也是最方便秘密行动的,刘辩再三嘱咐他不要暴露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