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2章 无聊的冷知识:谷水,穿行在历史深处的河流  影视世界的圣骑士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记载:“溪水北出渑池山,东南流注于谷,疑即孔安国所谓涧水也。”

孔安国是西汉人,曾称“涧水出渑池山”。郦道元曾在北魏都城洛阳生活,可以实地考察,但他在《水经注》中写到此处,也有些茫然。

谷水和涧水,到底是不是一条河?

还是看《水经注》吧。郦道元认为,如果孔安国说的就是涧水,“然谷水出渑池,下合涧水,得其通称,或亦指之为涧水也。并未之详耳”。

就算谷水与涧水合流后,通称涧水,他仍有疑问:“今孝水东十里有水,世谓之慈涧,又谓之涧水。按《山海经》则少水也,而非涧水,盖习俗之误耳。又按河南有离山水,谓之为涧水。”这条涧水“旧与谷水乱流,南入于洛。今谷水东入千金渠,涧水与之俱,东入洛矣。或以是水并为周公之所相卜也。吕忱曰:今河南死水,疑其是此水也。然意所未详,故并书存之耳”。

涧水与谷水“乱流”,难分彼此,让郦道元颇为苦恼。他的处理办法,是将几种说法都罗列出来,供人参考。成书更早的《山海经》,则明确称:“白石之山……涧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谷。世谓是山曰广阳山。”

在《水经注》中,郦道元也采用了“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的说法。至于出自广阳山的那条溪水,孔安国说是涧水,清代熊会贞在《水经注疏》中则称:“水在今新安县西北,俗名谷水。东南流注于谷。”

看来,只有涧水和谷水并称,才好解决这些分歧。

在《辞海》中,作为古水名的谷水,就是这样解释的:“即河南渑池县南渑水及其下游涧水,东流至洛阳市西注入洛河。东周王城在谷、洛二水合流处东北岸,《国语》称周灵王时“谷、洛斗,将毁王宫”,即此。东汉、魏、晋、北魏都洛阳,曾导谷水使东出王城北,合瀍水东注为阳渠,径洛阳城北,东至偃师县东南入洛,故《水经注》称王城西故渎为死谷,时已无水,改以阳渠为谷水下游。隋复故道。近世改称上源为渑水,自渑池县东合涧水以下称涧水,别以新安县西北南流入涧一水为谷水。”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