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54章 无聊的冷知识:鸿沟水系在秦汉时期的影响  影视世界的圣骑士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城之间。末口即今日的淮安。邗沟开凿成功后,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亲率舟师入淮河,转泗水,救鲁攻齐。艾陵(莱芜)一战,齐国战败。这一战虽然是吴国的争霸战,但它所产生的诺骨牌效应还远不止于此。艾陵之战后,齐国不仅损失了十万大军,更导致齐国贵族高、国、鲍、晏等家族实力的进一步削弱。也就是说,艾陵之战前,齐国内部还存在可以制衡田氏的力量。但艾陵之战后,齐国田氏完全一家独大。公元前481年,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从此把持了齐国大权,直到公元前386年齐国权臣田和自立为国君。

艾陵之战后,中原地区堪与吴国一战的唯有晋国。于是,吴王夫差便携得胜之威,提出与晋定公于黄池(今新乡封丘县境)相会。黄池,是济水的溢流而成的一个湖泊。为了前往黄池,夫差又开凿了一条运河。这条运河就是上文所说的荷水。于是,吴王夫差新开凿的这条运河便和邗沟一起形成了一个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济水的运河系统。可以这么说,除了燕国之外,吴国的军队可以乘船直接威逼楚、越、齐、晋、宋、鲁等当时大国。后来的历史耳熟能详,正在吴王夫差以武力逼迫晋定公让出霸主之位时,越王勾践偷袭了吴国后方。不久,回援的夫差战败,吴国随之灭亡。而后,吴国被楚国、齐国、宋国、越国瓜分,邗沟也随即成为楚越的边界。

最初,鸿沟从黄河支津济水分流后只有一条浪荡渠。浪荡渠继续前流后,才分出了鸿沟的另外几条水道。这里有一个小历史,浪荡渠经过开封流到中牟圃田泽的这一段被称为官渡水。不错,此官渡水便是三国时代曹操与袁绍决战之处。随后,鸿沟主干浪荡渠一直东流经今河南淮阳再汇入颍水。如此,汝水流域希望去魏国大梁的客船便不需要绕路淮水,直接便可取道颍水、浪荡渠。

在浪荡渠最北的鸿沟支系河流为汳水(‘汳’通‘汴’)—获水,经春秋时代的宋国都城睢阳(商丘)于徐州附近汇入泗水。需要为读者注明的是,汳水—获水后来成为了隋朝通济渠的前身。在汳水—获水之南的是与汳水—获水平行东流,同样汇入泗水的睢水。自开封分出浪荡渠后,睢水先后流经杞县、睢县、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宿县、灵璧、睢宁、宿迁汇入泗水。后来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之战,项羽屠杀十余万刘邦军的战场就是在灵璧附近的睢水河畔。睢水之南为涣水(浍河),涣水之南为鲁沟水,鲁沟水之南为涡水,是鸿沟水系最南的河流。其河道与今日的涡河河道大致相同,经今安徽怀远县汇入淮水。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决口于濮阳,泥沙淤塞了菏水和汴水河道,鸿沟水系遭到破坏;特别是汉平帝时(1~5年),黄水冲入鸿沟,淤塞更为严重;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和王吴共同治理黄河、汴水,汴河水运能力有所恢复,但其它河道未治,鸿沟水运逐渐湮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