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吴老师话落……
会议室内弥漫一股诡异的氛围。
本是迎接历史上全县第一个高考状元的大喜事,结果……剧本不按套路出牌啊。
高考是神圣而庄重的。
制度森严。
要说什么替考之类的话,那是狗屁不通。
更何况,来自京都大学的招生团队都清楚,这位文科状元姜木子同学,正是如今大火小说《山》的作者。
身份早就核实过了,没问题。
而眼下的状况,只是让人觉得滑稽。
此时。
教育署的杨局长脸色并不好看……县里出了高考状元是好事,对他是一种成绩上的认可。
可现在……
学生半年前退学了……
外界完全可以说,教育署的工作渎职。
险些让这么一个好孩子,葬送了前途。
孩子家庭贫困,竟然没有人伸出援手,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所以,杨局长愤怒的目光,下一刻就转移到了一中校长的身上:“唐校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唐校长浑身肥肉抖了一抖……
怎么回事?
他鬼知道啊!!
再说了,高考状元退学的事情,对他来说才是毁灭性的打击,前一刻他还想着凭借这次的成绩,往上挪一挪。
结果剧情来了个反转……
保不准好处捞不到,还要吃瓜落。
“杨局……各位领导,这事儿还有待查证,不过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姜木子同学就是我们一中的学生,你们稍等片刻……老吴,你跟我来!”
校长立即拉着吴老师除了会议室。
一直到了走廊尽头才驻足问道:“怎么回事?学生退学的事情,你怎么没告诉我?”
吴老师一脸的懵逼,他也是‘受害者’啊。
自己教出的学生成了状元,他也要跟着飞黄腾达,老师的业绩与学生的成绩直接挂钩呢。
可现在,多说无益。
吴老师道:“退学的事情,我报过了……也申请过补助,但学生自己拒绝了,她家条件实在不好,那些补助不够……”
“屁话,你说得都是屁话!”校长大怒,“补助不够?那就捐款,怎么能让一个好学生就这么葬送了前途?”
“而且,我怎么对这件事一点印象都没有?”
没印象?
没印象就对了!
吴老师哭笑不得,有句话他心底不知当不当讲却也讲了:“唐校长,姜木子之前的成绩,就是中等偏上……”
话落。
唐校长神情一滞……
高三考生是学校最关注的。
因此,他对于每年的重点学生也都重点照顾。
姜木子?
他没听过啊。
完全没印象。
现在如果再结合吴老师的话……
“她成绩原来不行?”
吴老师苦笑点头:“孩子是有灵性的,但家里苦,学习资料也买不起,有时候找我来借我教学用的资料学习,只是进度慢一些……每周还会提前半天回家,帮她父亲干农活。”
“高三第一学期退学前,成绩中等偏上,到底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未知数,她要退学,我提起过资助的事情,不过姜木子没答应……我那时候,那就没坚持。”
说到这里。
唐校长懂了,也无言以对。
就吴老师的所作所为,可谓仁至义尽了。
说到底。
半年前的姜木子,就是个普通学生,第一学期中等偏上的成绩,完全不足以得到重视。
为了这么一个孩子,吴老师也愿意资助,且用自己的教学资料给孩子学习使用。
只不过后来孩子自己没有答应罢了。
无论是谁,也想不到这孩子最后竟然会一下子成绩飙升这么多……
“那她怎么参加的高考?”唐校长又道,但却自问自答:“难道是去教育署自己申请的?”
吴老师也在沉吟,他想不通那个乡村女孩怎么做到一下子成为高考状元的。
“她原来的试卷找得到吗?”唐校长追问。
吴老师想了半秒,点头:“应该可以,我去翻翻?”
“走,一起!”
“不过,你确定你提到过资助的事情?这事儿不能开玩笑啊!”唐校长的意思很明白……
现在状元退学的事情,可大可小,没人在意也就揭过去了,可若是有人想搞事情……
县一中差点毁了一个高考状元,这事儿上全国新闻都够级别了。
吴老师斩钉截铁:“这事儿我可以保证,那孩子很苦,我平时就特别照顾,有几次在饭堂吃干馒头,我还自己掏钱给孩子加菜……”
“好,做得好,为人师表啊老吴!”唐校长心思大定。
于是乎。
会议室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