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牺牲凤隐广充和一万将士为代价,换来战略上的大反转。
用计之狠之毒,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如果换做别人用此计策,李建呈不会上钩。
因为当时流传一句话:盘龙、凤隐、温狐,得这三人之一,得天下!
李建呈恨凤隐广充尤胜恨梅仁英,正因为梅仁英有了凤隐广充,他才吃了很多败仗。
梅仁英坚决不同意,但凤隐广充坚持。
广充对梅仁英道:“这一战不仅仅是转折的一战,若胜了,从此便可抓住主动权,反守为攻,不出五年必定问鼎中原。”
梅仁英:“我可以再战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也不能让军师冒险。”
广充:“我若不死,将来大将军必受猜忌,大将军必死!”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允许臣子比自己强,功高盖主是没有好下场的,豢养太多客卿也会被人怀疑欲图谋不轨。
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梅仁英无语了。
广充又:“大将军死了一了百了,大将军的手下、家眷何去何从?”
梅仁英依旧不同意。
最后,广充:“我自有脱身之策。”
梅仁英被迫同意,这才有了后来的火烧落凤谷。
当时,梅仁英的豹子营一百人负责救援,见火势减弱后,冲进落凤谷,只有军师广充奄奄一息,其余一万将士全都被砸死、烧死、熏死。
没人知道广充是怎么自救的。梅仁英曾问过广充,广充只是淡淡地道:“侥幸。”
但梅仁英知道,能在大火中不死,根本就不是侥幸,必有不为外人知的异能。由此更加敬重广充。
广充也借此隐姓埋名,在西蜀王府当了一名管理后院杂物的、不起眼的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