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台机器响应的标准差还不同。
这特么整个流水线的时间线都不对啊喂。
整个系统都要改啊喂。
特么每台机器还不是标化的通用pu,指令集还不一样啊喂。
我该怎么办……
曹深看着正在崩溃边缘的系统慢悠悠道:
“有很多不同的pu对吧。”
嗯嗯嗯!系统疯狂点头。
“所以,其实你可以试着写一套通用的操作系统。”曹深摸摸鼻子。
系统一愣,立刻回过神来:
对对对!
宿主你说得对!
先搞一个通用的操作系统,这样一切就简单了!
宿主,你真是太聪明了!
系统如获至宝,撸起袖子就要开干。
曹深按住她道:
“先别急。
我还有个建议啊,你都看到了,现在这些设备的硬件性能不怎么样。
你写一套通用的操作系统,如果不能把现有硬件的性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那么你这套操作系统就很……拉垮。
而且这些机器的pu还不跟电脑似的,本来就算力不强。
这样的话,你的操作系统就成了占用硬件资源的东西,导致后续硬件性能更低,这套智能仓储系统一样跑不起来。”…
咯噔,系统看着曹深欲哭无泪道:
你有什么想法,一次性说完!
“所以,你得先分别对每种pu写最大性能化的操作系统,然后再统一抽象,再修改调试。”
噢噢噢,是这么个理
“但是呢,你这么一种设备一种设备的搞,就得一直待在这里了,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搞完。”
咔嚓!系统僵直:
所以呢?宿主,我不想一直在这里啊。
我还要穿小裙子呢!
“所以,我建议你是不是可以采用数字孪生技术。
把所有设备全部抽象出来,进行仿真。
然后,你就可以在哪里改都行啦。”
曹深咧嘴露出一个鼓励的笑来。
系统用力一锤手掌:
对!宿主,你真是太机智了,就是这个!
“孪生”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即构建两个相同的航天飞行器。
其中一个发射到太空执行任务,另一个留在地球上用于反映太空中航天器在任务期间的工作状态。
采用这种“孪生”的方式,辅助工程师分析处理太空中出现的紧急事件。
当然,这里的两个航天器都是真实存在的物理实体。
2002年,密歇根大学的ihaelgriees首次提出数字孪生igialins的思想,当时命名为“信息镜像模型”。
数字孪生是通过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
将真实的“实体”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在“虚拟空间”中反映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电影钢铁侠里面的那种,一挥手就出现一个全息模型,手伸进模型里面可以拿出随便一个部件进行分析。
这本质上,其实就是数字孪生技术的可视化呈现。
当然,这里在可视化和交互上,采用了ar增强现实技术和手势识别技术。
所以,科幻其实也是源于现实的基础。
在数字孪生技术中,虚拟仿真的所有数据,与真实世界要实现实时同步。
不然怎么叫“孪生”呢。
这样就可以在“虚拟”中进行计算、分析、修改、甚至是预测。
得益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这项技术目前在原世界已经实现商用。
所以,电影里的“酷炫”在真实世界已经可以实用啦。
比如北京新机场,在修建的时候,龙骨和管网就是被孪生的对象。
另外,在医疗方面的数字心脏中,这项技术也已经投入使用。
将心脏结构、血管、心电动力进行孪生,可以减少手术风险、提高药效果、定制化治疗方案。
在智慧城市中,城市布局、管网、气象等也成为被孪生的对象,能够使应急处置效率提升30,拥堵减少25。
国外的数字孪生产品,微软的azureigialins是一项物联网服务,可建立完整的实体环境模型。此服务可建立空间智能图形,用模型来呈现人员、空间和装置之间的关联性与互动情形。…
可以应用于运动场、工厂、停车场、公园、智慧电网和城市。
国内方面,阿里云在城市大脑基础发展智慧城市的数字孪生技术,将云及ai技术广泛应用。
在云计算开放平台上通过数字孪生城市进行大规模仿真、推演、预测,结合动态的交通出行、商业活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