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队的总兵力,在历朝历代中,仅次于明朝。
在鼎盛时期,宋朝军队的总数达到了180多万。
其中,禁军有80多万。
所以《水浒》常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是不是教了八十万人不知道,但是北宋禁军确实高达八十万之多。
唐末割据,赵匡胤认为就是节度使权力过于巨大。
所以他集兵于中央,强干弱枝。
他认为把最精锐的士兵收归中央,这样你还怎么造反?
确实终宋一朝就没有人能造反成功的。
便是他的强干弱枝这法,倒后面还是慢慢的变味了。
首先是边镇不愿意把精兵调到中央,比如西北种家军。
理由也很充分。
要守边。
你把我的精兵抽走了,万一守不住边镇怎么办?
嗯,确实很有道理。
所以弱枝是不可能实现了。
没法收就自己招。
结果发现中央没战事招那么多兵不是白养吗?
吃空响那就是必然出现的事了。
再然后反正都是吃皇粮,又不打仗,于是有点关系的都往里凑。
八十万,多大的名额。
贵族子弟也是有限的,于是后面更离谱。
灾年就招兵。
壮丁当兵有粮响了就不造反了呗。
到了高俅当太尉,那更是把禁军玩出了新花样。
来当兵,你要有手艺才行。
所以禁军打仗不行,但是都是特殊兵种:工兵。
禁军打仗不行,可是里面有大批的能工巧匠。
看过《水浒》的人应该有印象。
高俅的“威武战船”、“飞虎战舰”,一定印象很深。
如果不是因为其动力源用了人,第一次看的观众一定会非常诧异。
这简直太有现代味道了。
相州的兵源很大一部分来至于溃卒。
而其实人数最为重多的就是禁军。
没办法开封实在太近。
跑相州刚好。
高俅掌管禁军达20余年兵源都是他招募的。
可以说徽宗禁军就是高俅的后花园。
他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还把禁军当做私役,不管训练。
他要盖房子就让禁军给盖,泥瓦木匠没有怎么办?
招,招为禁军。
钱还是国家出。
禁军在他手上更多的就是工程队。
自己修了还算,还去接工程。
给钱。
禁军给你盖。
赚的钱又是进了自己的腰包。
还不用自己掏钱给这支免费的工程队。
这也是为什么金人打进来,宋徽宗的几十万禁军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因为他们不过是披着兵衣的泥瓦匠。
如果是些泥瓦匠木匠还好。
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高俅养的打手泼皮。
这些人有的跑的快跟赵构去了应天。
跑的慢的就被宗泽吸收进了相州。
这些人的战力是可想而知。
几十万人都守不住开封。
战力何其低下。
宗泽也是了解的。
所以对于这些人,能用就用,用不了就要打发走。
至于去哪,南下也好,北上也行,就随你。
反正相州只能养战兵。
而这些要离开的士兵,就给吃顿好的。
白米饭!
听高个这么一说,赵构明白了,原来这些就是宗泽不要的禁军。
换句话说,其实他们就是自己的亲军了。
因为禁军保护中央政府,名义上就是保护他这个皇帝赵构。
所以他们见到赵构还是顿哭诉。
其实宗泽也不是不明白,但是他相州是全国的抗金前线。
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抗金义士溃兵。
他相州城小。
哪里容的下那么多人。
而这些禁军其实跟新兵没什么两样。
跟招募的新兵战斗力相差不大。
他现在兵源增加速度太快,要养不起。
而这些士兵的虽然战力不行,但是多数都是技术工种。
他们去到后方比在前线作用更大。
他们应该去造船,打造兵器。
这些他都跟李纲通过信。
自己留一部分,遣送一部分南下。
以做万全之策。
但是没有跟赵构这位皇帝汇报。
高个子兵:“我们想留下来,我们要夺回开封。我们也能打。”
赵构大约明白了。
这禁军多数就是北方人,甚至为数不少就是开封人。
金人野性未化,南下屠戮汉人。
其状惨,不可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