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使臣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南宋之赵构跑路从打卡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构不想跟这种人做多的辩论,能做到宰相,学识不可谓不渊博的。

跟这种人斗嘴一点意义都没有。

只要是他想干的,黑的能说成白。

不想干的,白的能说成黑。

记得有位汪先生,明明是在卖国,但是人家可不这么说,那叫什么曲线救国。

所以从那以后,逃跑就再也不叫逃跑了,叫战略性撤退。

我们的蒋校长那是一退再退,最后都退到有日月潭的孤岛上了,然后,嗯,再也没有然后了,只有一个中国。

所以面对张邦昌这种人,赵构是真不想理,奴颜曲膝的,是为了百姓。

有没有做没做过民意调查?

其实民间是最想北伐拿回燕云十六州的。

俗话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是再怎么样也是愿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啊。

国家强盛,百姓起码受的苦要小。

只有贵族太无所谓。

因为保住富贵,谁死都没关系。

所以皇帝常常是最尴尬的,因为他们是最大的贵族,其实也不想打仗,除了个另想建不世之功的皇帝。

大多数其实都是保守的,只要稳住就行。

可是一但有国战,其实皇帝往往又是最主战的。

因为主战派会说,所有人都可以投降你不行。

为什么?

因为你是皇帝啊。

但是只是帝位不受威胁,那么很有可能皇帝其实是最不想打的人。

稳住不好吗?

赵构对北宋灭亡这段历史多少是知道点的,但是普通人细节谁记得那么多。

一国出使。

如果是敌国的,往往都会给来使一个下马威。

似乎就是个常识。

比如有名的宴婴使楚。

因为宴婴长的个子不高,所以楚国人就把正门关闭,让他从侧门入。

两国邦交,国力有强弱,但是齐国跟楚国都是天下有数的强国,地位是平等的。

如果宴婴从侧门入,无形中就底楚国一等。

所以宴婴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可以从侧门入,从侧门入,那就代表楚国是狗国。

楚国不得不打开正门让宴婴从正门入。

两国伐交套路深,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说打仗简单些,因为战争不过不两国伐交的附属品。

用后世的说法就是战争是政治的延展。

赵构跟张邦昌还没入得金军大账,金军探马早就把宋使行踪的位置报给了金军统帅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次子。

英勇善战,跟从金太祖征伐,屡建殊功,世称“二太子”。

“靖康之变”便是他制造的,俘虏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一生战功赫赫。

草原游牧民族都喜欢学习中原文化,又喜欢做些更改,估计是想表示自己青出蓝的意思,又或者表示我不是照搬中原文明。

中原王朝会立一个继承人为太子,他就无论是几个儿子都叫太子。大太子这么排,二太子,三太子…………

汉朝时游牧有这种情况,哪怕到后来蒙古时都是,只有到了建洲女真建立大清才开始改变,照搬了中原这一套。

这就是为什么元朝12帝只有近一百年,而清朝12帝却跟其他几个大一统王朝一样,有近三百年。

此时的金国不过是刚刚灭了自己的宗主国,从一个部落到国家,不过才几十年,什么都是初建。

这就跟爆发户一样,拼命的展示自己财富其实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懦弱。

而在这种自我催眼中,慢慢的他自己也会迷失,钱就是万能的,开始目中无人,眼睛看到天上去,瞧不起其他人。

直到碰到一个他用钱撬不开的权势,然后他才会明白什么叫世家。

现在的金国就是这样拼命的迷信武力。

所以他要秀肌肉,他要打,武力才是一切,辽国怎么样,宋国怎么样。

但是他不知道有一种力量叫文化的力量。

虽然他武力征服了,辽国。

但是辽国的文化也开始入侵金国,从完颜宗望被人称作“二太子”就可以看出,辽国文化已经开始在金国在流行。

金国的官职称呼,组织构架都开始辽化。

但是辽国文化算什么,也不过是建立在中原文明基础上,中原文化是辽国的祖宗。

所以也可以说金国是在汉化。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切,南宗建立后,金国汉化,其实战力已经大打折扣,所以在蒙古人面面不堪一击。

所以蒙古人统治中国后,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拒绝汉化。

于是统治不足百年便退出了中原。

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有断代的汉人统治,但是没有断代的中化文明。

你不融入,就给我滚。

此时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