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醉画仙  汉城向南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维时丁酉年七月二十二日,汉阳府张景犹流落至庆尚南道,暂寓陕川郡。今缘外贼掩袭,国土纷乱,移至伽耶山海印寺,半生所作丹青,尽罩藏阁中,于是发心,潜作醉翁归隐图藏于阁内。伏愿摩诃迦叶,长为庇佑,城隍安泰,百姓安宁,次愿李氏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将来复见,重修秦晋,福禄无量,永世供养。

赵思哲准备写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前世看过的电影《醉画仙》。主要是写朝鲜李朝时期著名画家张承业,及其书画成长过程等。

张承业,字景犹,号吾园,朝鲜王朝末期著名韩国画家,官至司宪府监察,张承业于花鸟、山水、人物均有建树。落笔有神,意趣顿生,其为人也豪放不羁,犹喜纵酒狂欢。故求画之人辄备酒相邀,畅饮毕,解衣执笔,其画一气而就。世人称其为“醉画仙”。

赵思哲在家里待了三天就返校了,这次主要的目的是要生活费,家里也给了300万韩元,这让他的生活富裕了起来!

因为准备写小说,他就大量了查找了资料,准备了两天这才开始动笔。

韩国历史资料非常的混乱!现在史学界也非常的乱,主要分成了,正统史学和在野史学两种,

正统史学,主要是参考史书和文物,进行研究和推论,活动也是在正规的历史研究机构。

在野史学者,在韩国是非常有市场的,他们研究历史是没有人给他们“发工资”,俗称“野路子”。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能“恰饭”他们研究屁呢?

一个被压迫了几千年的民族,人们的的逆反心理到达了顶点,这样就给在野史学者创造了机会。利用民族主义为自己谋利,这样在野史学者就备受追捧。

申采浩著作的《朝鲜上古史》,用檀君神话取代外来始祖箕子的历史,煽动民族情绪,也为自己树立了“丰碑”,韩国与北朝鲜皆认为申采浩是伟大的历史学家。

资料查找的并不准确,对于写小说并没有影响,赵思哲也并不打算写正史,小说可以虚构一部分,大部分保留历史轨迹就可以了。

《醉画仙》开篇就是这段,维时丁酉年七月二十二日,汉阳府张景犹流落至庆尚南道,暂寓陕川郡。今缘外贼掩袭,国土纷乱,移至伽耶山海印寺,半生所作丹青,尽罩藏阁中,于是发心,潜作醉翁归隐图藏于阁内。伏愿摩诃迦叶,长为庇佑,城隍安泰,百姓安宁,次愿李氏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将来复见,重修秦晋,福禄无量,永世供养。

用现代古文的形式写出这段来,丁酉年就是189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

汉阳:李氏朝鲜都城,现为韩国首都汉城所在地。张景犹是他的字。

选用这段话开篇是赵思哲写《醉画仙》的一个伏笔,后面小说的情节就会和这段话有联系。

第一章:小乞丐遇贵人,金师傅慧眼识珠。

朝鲜哲宗癸丑年,安东金氏把持朝政,丰壤赵氏等外戚势力崛起。王权旁落,政局混乱,党争日益严重,民间百姓饥寒交迫。

寒风吹过,此时正值一月份,书生金柄文应好友相邀家中饮酒,路过青溪,此时大雪纷飞,天空白蒙蒙的一片,这时远处传来哭喊声,他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把你手里的画给我!

臭小子!想死是吧?

金柄文看见一个成年男子正殴打一个孩子,小孩躺在地上。他大喊一声!

_喂!你在干什么?还不住手!

给我住手!

他大声的呵斥了成年男子,走进前去,把孩子从雪地里扶了起来。此时正值一月份寒冷的天气,孩子依然穿着一件单衣可以感觉到他的身体微微的发抖。

金柄文。“于心不忍!”看着孩子身上的单衣,不知道他能不能挺过这个冬天,让他发了恻隐之心。

男孩带回家以后,金炳文才询问他的情况?

男孩名叫张承业,今年十岁,是一个孤儿!

这时“小承业”开始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小承业”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画,说道:他是个乞丐头子,画中这个女孩经常照顾我,把我当弟弟看待,他经常打她,畜生!她有了这个畜生的孩子,可他对她不管不问。我画了这幅画,想要安慰她,这个畜生就来抢我的画,还动手打我。

金柄文认真的听着他讲述,招呼妻子给“小承业”做了碗面,又安排他住下。

夜晚时分,金柄文听到儿子喊叫,阿爸,承业偷了我的衣服跑了!

金柄文紧忙起来到院中查看,妻子这时也被惊动。

“让他走吧,我们这种家庭的规矩,对于他来说太严厉了!他也意识到我们无法把他养大,妻子说道。”

哎。

金柄文不禁感叹到,此时天寒地冻,希望“小承业”能度过这个冬天。

“放下笔,揉了揉手腕,连续两个小时的写作,还是很累人的,赵思哲点上一根烟,吞云吐雾了起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