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本土加成  召唤猛将闯三国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各位都是当地豪杰,刘某先敬各位一杯。”

一上来,刘冀便端起了酒杯。

众豪强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纷纷跟进。

“刘郎,这位是……”

一众豪强转头看去。只见庭院里,一名少年单手举起了石像。

不用说,这便是岳云了。

这石像本是县令请人打造的,说是镇宅用。

石像重达百余斤,又不怎么值钱。

因此便躲过一劫,到现在还留在县令府上。

“果然是壮士啊。”

“是啊,这位壮士好本事。”

……

见岳云单臂举起了百余斤的石像,一众地主豪强不敢再有任何违逆。

因为张宪是以宋主簿的名义召集人手,他们连随行护卫都没怎么带。

要是真和这家伙动起手来,自己这帮人怕不是分分钟报销。

“实不相瞒,贼寇随时有可能进攻九门。为了保境安民,也为了各位的安稳……”

“我愿出钱五万,助将军募兵抗贼。”

一位豪强还没有等刘冀把话说完,便十分自觉的主动开口道。

“我出十万!”

见全副武装的岳飞,牛皋等人纷纷走来。另一位地主也连忙喊道。

现在花点钱不要紧,最要紧的是赶紧离开这鬼地方。

“我也出!”

“还有我,我可以捐粮。”

……

有了第一个,很快就会有第二个。

不一会儿,在场的五六位的地主豪强,交钱的交钱,送粮的送粮。

九门本身并不是一个大县。但近来黄巾作乱,有不少附近郡县的有钱人都逃逃到了这里。

张献宪拉人的时候主要就是以这批人为主。

他们初来乍到,对这里肯定没有当地的豪强那么熟悉。

肯定更加好糊弄过去,要钱也容易。

“岳大哥,这次我们可发达了。”

拿到了钱粮,刘冀等人也就没有继续为难他们。

拿到信件之后,让他们暂时住在这里。等拿到了钱粮再一手交钱,一手放人。

在现在这个局面下。有钱,有粮意味着有兵。

“是啊,这笔钱量够我们用一段时间了。”

最终,刘冀等人得到了一千八百石粮草,以及四十多万钱。

有了这些钱,足够他们短时间内拉起一支数百甚至千人的队伍了。

逃难这种事情也不是想逃就能逃,只要管饭,还是能拉到不少年轻人的。

“依我看,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九门县。”

张宪去拉人的这两天时间,刘冀当然也没闲着。

他向那些还没有逃跑的官员大概了解了一下县内的情况,很明显情况并不乐观。

青壮年跑了不少不说,也没有足够的兵器。

不出意外,恐怕是要削木为兵了。

思来想去,刘冀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伙数千人的贼寇自然不会满足只来袭击一个九门县。唇亡齿寒,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能够将附近的其他县都拉上,那么胜算无疑就大了很多。

“回世子,这事我已经在办了。”

岳飞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已经在利用三老,试图拉拢临近的县,一起抗击贼寇。

“目前成果不错,据说今天就会有人过来。不过还是得看情况,可能还是得去和他们进一步的商议。”

“不愧是岳兄弟,果然深谋远虑啊。”

刘冀由衷赞叹道。

可能这就是89点的智力吧。自己这才想到办法,岳飞都已经把事情办妥了。

两三天过去,在众位豪强的“鼎力相助”下,刘冀等人很快招募了一二百号人。

由于时间紧迫,暂时还在进行一些较为基础的训练。

“岳大哥,有人来了!”

清晨,牛皋突然火急火燎的赶了回来。

今天是他负责警戒,刚刚收到消息。

距离九门不到十里的地方,发现一支人马。

“为首的是个骑白马的,看上去年纪不大。大约有百十号人,没有打什么旗号。”

牛皋也带了一支自己的小队,有五十号人。

主要和岳云的五十号人轮班负责警戒,防止有贼寇偷袭。

“快带我去看看。”

十里地不远,一来一回之间,那伙人已到了县城外。

“城下何人,烦请报上名来。”

“我乃常山赵子龙,奉真定县令之命前来相助将军!”

城下那之人马的领头之人高声答道。

“常山赵子龙?赵云?”

城上的刘冀听到这个名字,心里颇为意外。

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能见到大名鼎鼎的常山赵子龙。

“赵云?世子认识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