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白庄:“今天,看到青山居士所作的《小池》,老夫就知道自己输的不亏。这首诗绝可称为千古名诗。
第一句,‘泉眼无声惜细流’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泉眼,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出洞口流出,没有一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而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就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个‘惜’字,说泉眼好像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会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树阴照水爱晴柔’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作者却加一‘爱’字是用于修饰,似乎在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枯,这样就把无情化为了有情。而且诗舍形取其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沙弄影,十分空灵。
这第一、二句诗,原本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但一个‘惜’字和一个‘爱’字确使之富有了生命。”
诗人长孙荀:“今天,偶知一诗《小池》,吾辈后继有人,老夫便接着解析第三、四句。
这第三、四句写池中的一株小荷花与荷包上的蜻蜓。小荷花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的小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初夏风光。小荷花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此诗将初夏池塘美丽的景色,写的那么的细,那么的柔,那么的美,那么的富有情意。
整首诗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但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诗人孔孟:“哎,手速慢了。好不容易遇见一首好首,句子都被前面两个抢先了,那老夫就来个总概括吧。
此首诗,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与题目有一种无形的呼应。写古诗词需要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弘的气势;有的题材重‘小’,就如同此首诗,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这些,都需要作者有一个非常扎实的功底。
且此首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池、小荷、蜻蜓,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丽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
下面则全是网友的讨论。
“我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不就是睡了个午觉的时间吗?这《小池》,还有青山居士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楼上的,去看一下古文杂志官方微博。”
“卧艹!青山居士大佬牛逼啊!一首诗引出了这三位。”
“在下敢打赌,明天热搜一定有这件事情。”
“楼上的,这不是废话吗?”
“奈何本人没文化,唯有卧槽走天下。”
“楼上Ⅴ五八七,六六六。”
“我不多说,掌声送上。”
“以后我就是青山居士的粉丝了。”
“在下乃是一名教师,这首诗非常合适小学生学习,有很大可能会纳入小学教材。”
“楼上的,真的假的,不可能吧!”
“这非常的有可能,我有一个亲戚在国家教育部上班,他听说,国家正有这方面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