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罪与罚  明末第四天灾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不公。如今朝内奸邪专权,朝外藩镇不臣。即使是有几个想革除积弊忠义之人,在这大势之下又能翻起什么浪花呢。

积重难返之下,也只能倾尽自己臣子的职责,再多的却也办不到了。

而这时张小帆却越众而出,对着许定国沉声道:

“老实说,在今天之前,我只大致知道你的姓名。更多的却不知道了。”

“刚才你说这些的时候,我甚至还去查了一下搜索引擎和人物百科嗯,你不需要知道那是什么。你只需知道一件事,就是你快死了。”

“那么在你临死之前,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理由和冤屈。你是否能对自己说一句。你始终的问心无愧?”

“即便是在这一片黑暗无比的乱世之中,能对自己说出“问心无愧”这四个字的人,应该还有不少的吧。”

“无论田边辛苦耕种的农户,山中伐薪烧炭的樵夫,河里撒网捕鱼的渔人。甚至是你一直瞧不起的文官和士大夫。”

“我想,可以对自己大声的说一句,我此生问心无愧的,恐怕是数不胜数。”

“远的且不说,只说你面前站的这位左大人。在建虏进京之日,左大人的高堂老母就在北京。”

“她不愿意儿子受建虏所迫,竟活生生的绝食而死。”

“至少,她可以临死之前,称一句此生问心无愧吧。”

“每个人都有顺境逆境,可把自己的悲惨遭遇归罪于国家和世界的不公。自怨自艾倒行逆施,变本加厉的去杀那些善良的人,让更多的人陷入不幸,这又算什么呢?”

“你以为你看到的是光明,但你有没有想过那是更幽深的黑暗?”

“那百年的屈辱史你不能预料,但你至少应该听过五胡乱华,听过靖康之耻。”

“我不去跟你说什么民族大义,说什么忠君爱国。因为你不能理解。我现在只跟你讲道理。”

“老百姓年年挨饿,卖儿卖女的缴纳辽饷,是让你杀建虏的。”

“你现在拿了钱,不但不去杀贼,反而去做建虏的细作奸细。这个事情,无论世界怎么变化,这个道理都讲不通吧?”

张小帆回身指了指躺在地上的典典和马喜儿,继续道:

“我们和你无冤无仇,只是因为吃顿饭,无意中窥破了你的阴私,你便要杀人灭口,这个道理也讲不通吧。”

“杀人者人恒杀之。你要杀我,可惜没有杀成。”

“那么我便杀了你。天理循环,本该如此。”

“你服,或者不服。那都是你的事。”

“你此生所作所为,盖棺定论。自有历史评说!”

说罢,也不犹豫,猛的拔出插在许定国背后的鱼梁剑,反手一剑,将许定国的人头砍下。

旁边的左懋第到底是个文官,看到许定国惨死,还是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这时,街上的清风吹过。中了迷药的众人也都渐渐的恢复了过来。

王艳琳和左懋第因为是熟人,便把此番的经过一一讲给了左懋第。

而一旁的典典和马喜儿看着张小帆,也是一阵阵的好奇:“这人平时一句话不说,可是说起话来,居然有理有据,滔滔不绝,可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这没事装哑巴玩,又是一个什么奇怪的癖好呢”

左懋第的亲兵见许定国已死,也把他的尸首收殓了起来。报经官府,之后又去找了附近的客栈,安排众人休息。诸多细节,且不赘述。

第二天一早。两拨人却要分道扬镳。

左懋第的大使团要往东走,沿着长江去南京。

而张小帆等三人却要回潼关,正好和去潼关寻找弟弟的王艳琳是同路。

于是一同吃过早饭后,便各自张罗着离开。

马喜儿知道王艳琳的目的地是潼关,于是毛遂自荐道:“王姑娘,我对潼关很是熟络,上上下下的都有熟人,你弟弟叫什么名字,在潼关做什么。我可以帮你打听一二。”

王艳琳这边就把自己弟弟的一些情况,都细细的说与了马喜儿。

两人交谈甚欢,马喜儿还不断的拍着胸脯,告诉王艳琳尽管放心,这事全都包在他的身上。一定帮她找到弟弟。

马喜儿的这番小心思、小动作,被旁边的典典和张小帆清清楚楚的都看在了眼里。

典典一直气得鼓着嘴,末了才酸溜溜的跟张小帆道:“小白脸,你说这大胸有什么好的,走起路来也不方便啊!”

张小帆认真的上下打量了一下典典,末了才缓缓道:“她比你高。”

“只是高那么一点点而已,又有什么出奇的?我年纪还可以再长个儿的!”

张小帆继续道:“她的眼睛比你大,皮肤比你白,鼻子比你挺,腰比你细,腿也比你长”

典典跺着脚,黑着脸道:“你也不用说得那么详细啦!”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