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文:怀念懵懂之初的网络RPG游戏  明末第四天灾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科技进展飞速,短短时间内科技爆炸,adsl在中国普及了。互联网泡沫涌现。随着网速的提高,在中国也可以玩上了网络游戏。

记得当时有一篇很出名的文章,是笑三少写的《网络游戏在中国》。

在那篇文章中,笑三少把中国的网络游戏几乎骂了个遍,从《网络三国》《金庸ol》《石器时代》《千年》....几乎一个不落。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些游戏的缺点,让当时每一个的玩家愤恨不已,恨不得自己就是游戏公司的人员,去帮忙群策群力。

然而可悲的是,当时的笑三少可能永远的想不到。他当时骂的,可能就是最杰出一代。就像是米卢带领的中国足球国家队.....

...

有一件事情似乎值得记录一下,当时我们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名字“史玉柱”。

他对这个名字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是:“他是现在中国最大的‘负翁’”

第二句是:“你们长大以后,千万不要学他!”

第一句话,几年后即被证伪。哈药六厂脑白金一战成名,家喻户晓。

而第二句话,至今我依旧深信不疑,我有一个理想是当一个老师(这条也在红皮日记之中,且也划掉了一半)如果我有学生的话,我想,我会薪火相传,把这句话一直传下去......

不可否认,史玉柱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在我们老师在黑板上嘲笑他的那一刻,他正猫着身子,在家中百无聊赖的砍着《传奇》。

而且很快找出了一个《传奇》中的bug,通过地图切换时的网络延迟,进行复制装备。

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

然而我一直在想,有了脑白金还不够么,为什么还要开发《征途》......

“免费游戏!”

“氪金!”

“装备绑定!”

“幸运抽奖!”

一个又一个让我深恶痛绝的名字频繁的袭来。

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我从来不否认《征途》在商业上获得的巨大成功。

这些天才的想法,

之后改变了整个网游世界的秩序

就如同病毒一般。

这种商业模式迅速扩展到了国外,

并一发不可收拾......

这波操作,实在是太秀了啊!

然而,

带来的是什么呢?......

打开当年的网游第一门户网站——17173。

排行榜前列的仍旧是当年的那些游戏。

《传奇》《石器时代》《千年》......还有玩家津津乐道。

我在小说中,第一章写的从城墙上跳下的道士,从马世耀身边经过的萝莉。有一些读者也认出了是《剑3》中的模型。

可.....《剑3》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作品了......

至今却仍高悬在排行榜的首页。

就像在小说《三体》中,丁仪沉睡了200年,醒来后看到了地球联邦恢弘的太空战舰集群。

然而他却感叹了一句:200年过去了,物理书上教的,却还是200年前的旧知识......

前几天ps5发布了,最新的手柄上,通过震动,甚至可以模拟出人物在沼泽和玻璃上行走的移动触感。

然而,就在去年,魔兽开放了怀旧服......

即便是欧美市场,网络rpg游戏,也早已昨日黄花。

大家寻找着其他的商业模式,

手游市场,那些最赚钱的是公平竞技游戏......

国际大厂,用单机rpg游戏赢来的口碑,再扩展出网络版......

当年,在我可以想象的未来中,那种无数uo一样的rpg网游......并不存在。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免费游戏,照顾氪金玩家......

这把刀子实在太锋利了。

几乎所有的网游厂商望其项背,

或者模仿,或者怀着梦想死掉......

也许当年的《征途》是很多人的美好回忆。

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

说得有点远了,还是聊聊我的小说。

我无法左右商业。

但至少想在我自己的书中。

能让我的主角白泉颐更存粹一些,

为什么设定中,主角显得有些弱智呢?

因为他现在就像一张白纸,

怀着一个赚钱的梦想。

但是他没怎么玩过游戏。

也不知道如何赚钱。

就像曾经在懵懂时代的网络游戏厂商一样。

笨拙且可爱。

然后他会在懵懂之中。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