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无妨,只要要求合理,朕无有不允。”崇祯难得一次大度。
“京城流民众多,是以臣希望陛下能拨给臣一营兵马,以震慑宵小保护太子殿下安全。”
“这……”崇祯有些后悔了,他现在手上钱粮是捉襟见肘,皇城的侍卫一再缩减,现在已经是到了不能再少的地步了,况且,拨调兵马意味着消耗钱粮,他哪里能拿的出来?但他答应的话已经说出来了,已经是覆水难收,他不禁为难起来。
“陛下不必忧虑,流民之中青壮不在少数,只要拿出钱粮定能迅速募集一支军队。”赵羽信心十足地说道。
“国库日用紧张,每笔钱粮都已经划定好了用处,这一时之间也拿不出足够的钱粮啊。”崇祯脸色有些发烧,他身为天子,居然对大臣出尔反尔了,同时他掌控着这么大的一个帝国,竟然拿不出几百人所需的军资,他自然感到十分羞愧。
“此事臣有解决之法,只需在京城张贴告示,号召富商和大臣捐献即可。”赵羽正等着崇祯这句话呢。
“此时恐怕有些不妥,朝廷向大臣和富商募集军资,岂不是有失朝廷体面,况且,大臣们又能有多少家产呢,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崇祯的话中的重点在于后面,至于什么向大臣募集军资有失朝廷体面,是他习惯性的忘了自己以前曾经干过这种事。他以前从大臣那里没有募集到多少钱粮,而且皇宫之内也是常年缩衣节食,所以想当然的认为朝臣们家里也没有多少余粮。
“陛下只需静待好消息,臣自有妙计解决此事。”赵羽在充满自信的对崇祯说道。
崇祯有些不悦,他没想到赵羽竟然在他面前卖关子,不过还是忍住了,如果赵羽真的能不花他丝毫钱粮就解决了此事,倒也是一件好事。
崇祯随即任命赵羽为抗灾总指挥,这个词还是从赵羽嘴中冒出来的,抗灾他明白,指挥他也明白,因为锦衣卫里就有指挥使,大明有千总、把总他也明白,只不过把这些个词结合起来,他总是感觉有些怪怪的,他一个文官自己却给他加上了有些武官色彩的职位,不过崇祯一时之间也想不到还有什么空缺的职位了,只好凭空制造一个了。
赵羽临走前又在崇祯那里请了一道圣旨,圣旨的内容主要是任何妨碍抗灾的事,赵羽可自行处理,事后汇报即可,崇祯认为这件事是理所应当,也没有什么疑问,不过赵羽可是清楚这道圣旨的作用。
领了圣旨后,赵羽就离开了武英殿回到了府邸。
进了府邸才发现,沈景曜他们几个早已经回来了,不过看上去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的。
“敬端兄你们这是怎么了?”赵羽有些不解。
“唉……”沈景曜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不过赵羽却是看出了他脸上的羞愧之意。
“我们哥儿几个在华辰兄府上白吃白喝颇有些过意不去,所以今早去找些活计,可却什么都找不到,无奈之下只能先回来了。”童盛心里面藏不住话,直接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赵羽。
“哈哈哈哈,我道是什么事呢,几位兄弟放心住着就是,我也不是那等小气之人,岂会怪罪几位兄弟?况且几位兄弟都是与建奴厮杀过的勇士,我是佩服无比。”赵羽大笑着说道。
沈景曜听了都是感动不已,只有祖延尚有些疑惑,不过几人也都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
“我今日倒是替兄弟们找到了一份活计,不知几位兄弟可愿屈就。”赵羽在崇祯那里已经讨要得了自行募兵的旨意,不过崇祯只允许他募兵最多一千人。
“华辰兄但有吩咐,我等敢不从命。”沈景曜几人对视了一眼,均抱拳齐声说道。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任命沈景曜为千总,童盛、苏成和、祖延、余阳秋为把总。”赵羽整顿面容,一脸严肃地说道。
“我等遵命。”沈景曜几人听了赵羽的任命都有些激动,没想到这刚从辽东回来没多久,就又官复原职了,还是在军伍之中,干的还是他们的老本行。
“陛下今日召我入宫,任命我为抗灾总指挥,专门处理京城的瘟疫和流民之事。”赵羽向他们解释道。
“原来如此。”赵羽宣读他的命令时,他们几人虽是激动,但还是有些小小的疑惑,赵羽作为一个侍读学士,手上也没什么兵权,怎么会任命他们军职呢?听了赵羽的解释,他们总算是明白了。
“那不知我手下的士卒现在何处?”苏成和向来稳重,但赵羽的话使他变得无比激动,搓了搓手兴奋的问道。
“莫急莫急,要人家手底下的士卒有什么意思,平业也不是不知道,这京城的士卒多是些兵油子,要来又有什么用?倒不如自行募兵。”苏成和听了有些泄气,没想到他们到现在还只是个空头把总,他们手底下的士卒还停留在纸面上,不过也觉得赵羽的话有道理。这京城承平日久,士卒都早已腐化了,即便是建奴几次入寇,他们也没有与对方交过手。
“那华辰兄可得到了陛下的募兵准许?”余阳秋为人谨慎,问出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