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分析  辅炎汉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极为不认可的。

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则不然,手把手教他如何争霸天下,无论是前景,还是后景,都能看得见摸得着,不像刘玄一样,画大饼,一切都只是猜测而已。

“孔明先生过誉了,此子虽然有才,在备看来,不及先生多矣!”

诸葛亮头立马摇的像拨浪鼓说道:“主公此言差矣,并非臣抬举此子,而是此子之才,真的远在臣之上!”

刘备当即一惊:“何解?”

“当初臣与主公,于隆中奏对之事,确实未曾想到,孙权此人会有心伐荆,经此人提醒,臣这才恍然大悟。”

“孙权若想立足江东,一取江淮、二取荆襄,如若久攻江淮不下,又见我方势大,或忌惮我等处于上游,遂起歹心,密谋荆楚!”

“而臣初谋划,同样也是荆襄链接益州,方能北伐中原,如若荆襄一失,那便是断之一臂,与北伐而言,则机会更加渺茫!”

“原来如此,只是孙权竟拿不下江淮?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经诸葛亮一分析,刘备也想通其中的关节,但是还是不敢相信,强如孙权,拿不下江淮。

“此事谁能说的清楚?就如同刘显圣所言,这一切不过是妄加揣测,孙权可否,拿定江淮之事,还需日后鉴证,即使孙权未曾伐荆,也是此人善意提醒。

且无论孙权能否拿下江淮,在我看来,他绝对不会放弃荆襄,强敌再侧,彼辈岂能踏实,心中安定?”

经过刘玄的话,诸葛亮想通了,他和刘玄能够想到,连接荆、益,从而北伐中原。

江东人才,未必不会想到连接荆、扬,割据一方。

孙、刘两家,必然会为了荆州相争。

这不关情谊,只关利益。

有了荆州,就可以说进可侵占南阳,北伐中原,退可固守长江,划江而治。

有道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今,天时不在孙、刘两家,那就必然要取地利。

不然刘备一旦强壮,乘船顺江而下讨伐孙权,可比孙权逆流而上,染指荆州可简单的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