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炒肝和卤煮  环球挖宝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外国人从小不吃肥肠,长大了来中国也就不敢吃。鸡爪也是这样,多好吃的食物,浸在肉蟹煲的汤汁里真是又香又糯,一辈子不吃太可惜了。

又品尝卤煮。也是北京一道著名的地方传统小吃,各种下水内脏的大杂烩。

它是将火烧、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买一碗主食,副食和热汤都有了。

卤煮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横街。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地道的北京人估计没几个不知道卤煮火烧的。

热腾腾一碗卤煮,火烧、豆腐、肺头都吸足了汤汁,小肠酥软味厚而不腻。

韩舟又要了一份米饭。

就着卤煮和炒肝吃,特别下饭。

其实,这些用猪下水做的所谓的”传统小吃“,在旧时代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廉价食物。

谁吃得起肉愿意去吃猪下水呢?大肠也就算了,猪肺、猪小肠这些真没几个人愿意吃。

但毕竟底层人才是多数,等到天地改换,人民翻身当主人了,对这些底层食物的味觉记忆也就保留了下来。

加上首都的地位和富裕程度,这些被老北京视为身份认同、儿时记忆的食物,更是一跃成为”著名传统小吃“了。

不吃,你就不地道。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