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四口之家  辅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摇摆的缰绳,恭敬地向里面喊了一嗓子,便从方才坐着的前沿拿出一个马凳,放在了地上,方便下来的人搭脚。

率先跳下来的是李贤,面相上看,不过十四五岁,生的眉清目秀,眼睛里透着机灵气。右手拿着一把折扇,一袭青衫,如画中走出来的翩翩美少年。

他偏了偏头,一扫残破且熟悉的街道,再望了眼远处对自己敬畏而衣着破烂的行人,脸上少了些嬉笑,叹息了一声。

北方宋辽连年征战,加之收成不好,不少民众背井离乡,或寻亲,或另寻一处生息之地。

作为南北要道、素有“秦楚咽喉”之称的乾祐县,路人自比往年多了些,治安也就严峻很多。

注意后方的女眷也已下车,李贤忙对车夫嘱咐道:“腊月几个力气小,二狗子你去帮忙搭把手,把书箱和衣物搬入內衙。”

这说话的间隙,李志从马车上走了下来,相对于弟弟李贤,有些清瘦,不过蓄起来的胡须,使之平添了几分稳重。

他浑身上下散发这一股书卷气,手中拿着的不是折扇,而是一本书册。即使处于旅途,也不忘翻看书册,足见是个好学之人。

目光一扫,见县衙门口的门房走了过来,李志便道:“这些活计,让下人干就好了,今次要比计划提前一日抵达,爹娘兴许还不知我们到了,季弟先与我去拜见爹娘。”

老哥发话,李贤自无不可,满口应下。

一路的旅程,他累得像条狗,总算有时间好好歇息了。

行路难,行路难,难怪古人出趟远门都好几年。

兄弟俩整理好衣衫,同行往县衙方向走去,和那门房说了两句什么,不一会儿就被恭恭敬敬地迎了进去。

乾祐官寺后衙内,得下人通报两个儿子来后,正在食用晚饭的李自明夫妇急匆匆地放下碗筷,一前一后往县衙外走去。

可还没迈步出衙内,就见一高一矮的两个少年走来,齐齐稽首。

“孩儿李志(贤)拜见爹娘。”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